吴王怎么搭配阵容最强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吴王怎么搭配阵容最强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率土中武将众多,但每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小率将通过此栏目,将武将的人物生平、轶事典故、后世评价以及其在游戏中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还会放出精彩的漫画和同人作品!让各位对率土武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敬请期待。
拥江东三代家业,父兄搭桥铺路,人生像“开挂”一样,他就是江东大帝——孙权。
孙权可不是等闲之辈,看似承袭家业,未经风浪,但背后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人物生平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轶事典故 相貌奇伟
孙权的外貌不凡,有帝王之相,其臣下则多以“至尊”称呼他 。
据《江表传》记载,孙权出生时方颐大口,目光颇有神采。东汉朝廷使者刘琬奉命授予孙策官爵时,曾一一为孙权诸兄弟相面。刘琬形容孙权相貌最为高大挺拔,认为他有大贵之表且会是孙氏兄弟中最长寿的。
《献帝春秋》记载孙权为“紫髯(紫髯象征武官威风凛凛,非指颜色)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世说新语》中记载,孙权相貌威武,司马懿与东晋权臣桓温都与他颇为神似。
骑马射虎
孙权喜爱狩猎,常常骑马射虎,早出晚归。
一次,孙权至庱亭射虎,老虎向前扑上马鞍,孙权把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受伤试图逃走,孙权的侍从张世趁机用戈再击。最终老虎被抓获了 。
重臣张昭曾劝谏道:“为人君者,应该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一旦有个好歹,不怕被天下耻笑?”孙权道歉道:“年少虑事不远,此事有愧于您。”但始终不能停止,于是做射虎车,车中不遮盖,自己在里面射虎。张昭多次规劝,孙权常常笑而不答。?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亲射虎,看孙郎。”
人物生平
作为吴国君主,别人是怎么评价孙权的呢?
有识士之明,杰人之志。——陈寿《三国志》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曹操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诸葛亮
武将攻略 武将属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孙权基本属性与成长属性最高的是谋略,该武将在40级时,各项属性分别为:攻击124.8、防御139.2、谋略149.8、攻城55.2、速度102.2,各项属性都比较平衡。
自带战法
孙权自带战法为九锡黄龙,战法效果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可以清除我军群体三目标的有害效果。该效果在满级情况下可以达到35%的发动机率,如果配合形兵之极的话可以达到45%的几率。
九锡黄龙的后半部分效果,是让我军全体规避接下来受到的两次伤害,这个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大概计算一下,免疫2次伤害,假设每次伤害500(满兵普攻),全体三目标即可以免疫2*500*3=3000的伤害。注意,这还只是被普攻的状态,如果免疫战法伤害,效果更加可观!
拆解战法
如图所示,空城满级为70%的机率,同时对于空城这一战法的理解,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低速武将可以享受三回合的规避效果。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前两回合结束后,第三回合需要到武将出手的环节,该武将的规避效果才会消失。所以说,只要己方佩戴武将速度低于敌我双方其他武将的速度,那么就可以享受三回合规避的效果。
阵容搭配
周瑜: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胜兵求战
孙权:浑水摸鱼+神兵天降
吕蒙:反计之策+掎角之势/草木皆兵
孙权:形兵之极+疾风迅雷
甘宁:铁戟金戈+折戟强攻/一骑当千
孙策:一夫当关+擅兵不寡
陆逊:不攻+十面埋伏
孙权:浑水摸鱼+神兵天降
吕蒙:草木皆兵+反计之策
江东多才俊,除了熟识的周瑜、吕蒙等都督们,我们的吴国大帝孙权也是战场上耀眼的存在。关于孙权的更多内容,会在之后陆续推出,一起期待吧!
吴国暗金武将分析 少年三国志北斗南斗阵容攻略
吴:南斗北斗
超合击: 范围伤害、固伤、己方双人回天、全体最终减免、必暴击必命中。
神意技: 全体伤害、额外生命上限伤害、单人几率暴走、减疗或最终加减伤辅助状态。
分析:
光从技能角度上来看,南斗北斗的技能强度一般,节奏相对比较慢,控制也不是主要能力。超合击的这个掌生注死有点意思。理论上来说2回合的情况下2次神意技过后,打满状态可以使对手减疗45%、最终减伤与加伤都减少18%。
但是不管怎么说,吴国还是属于上版本的强势阵容,南斗北斗的技能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强化吴国的固伤灼烧能力,三把火一起上~
阵容搭配:
个人观点,本次暗金武将吴国的技能较其他国家略逊一筹,但是大家也都不傻啊?南斗北斗的超合击还是不错的,由于跟吴国任意武将都可以触发,那么干脆连同周瑜小乔一起三个人打包出去给别的武将混搭用,岂不是美滋滋?
比如蜀王+水镜+月英+南斗北斗+周瑜+小乔,南斗北斗的辅助能力还是可以的,本身固伤能力也不错,配合周瑜小乔的固伤续航,强化了蜀王水镜月英的能力,这一番结合下来,其实是大有所为的?
当然,本身的吴国阵容也是一样可以玩,吴王+南斗北斗+孙尚香,配合周瑜小乔,再来个蔡文姬,其实就已经比较完善了。只是这个玩法感觉在没有成型前,效果没那么强。
吴王夫差是怎么跟晋国争夺中原的霸权的?
这个典故最初是用来形容军队的阵容强大,比喻气势旺盛。其中的这个"荼"字,在古代指的是茅草的白花。
故事源于春秋的后期,公元前506年。当时,吴国在大破楚国后,又战胜了越国。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又打败了齐国,接着,夫差分别会见鲁国、卫国的国君,打算建立一个诸侯联盟,跟晋国争夺中原的霸权。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约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卫国的国君卫出公一起到卫国去开会。夫差还请晋国的国君晋定公也一起前往。但晋定公并不想去,可是他又怕得罪了夫差,因为这个时候,吴国的国力比较强盛。于是,晋定公只得带了大队的人马护驾。
会盟开始后,快要订盟约时,各国为了前后的排列次序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吴国和晋国之间。晋国向来是诸侯的领袖,不肯排在吴国的后边。吴王夫差就翻出"老黄历",说吴国的祖先比晋国的祖先长三辈。
吴、晋两国谁也不肯让步。这个时候,吴王夫差接到密报,说越王勾践率大军攻打吴国报仇来了。夫差大为震惊,一怒之下,竟然把报信的人都杀了。
夫差怕各国诸侯,尤其是晋国,知道这个消息后瞧不起自己,只能假装镇定,继续开会。可是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先是说太子战死了,又说京城也被攻占了。夫差气得一口气连杀了七个报信的人。他急忙找身边的谋臣王孙雒商量。王孙雒说:"我们现在是只可进而不可退。必须结了盟后,取得盟主的地位,才能回去。不然的话,会让各路诸侯看不起,说不定有的人还想趁机从背后袭击我们,那不就完了。只有取得盟主的地位以后,才可以借天子之名,联合各诸侯,讨伐越国。现在,取得盟主之事主要是晋国从中作梗,只要晋国服了,其他诸侯哪个还敢说不呢!不如把我们现在手头的军队集合起来,向晋定公带来的军队挑战,逼他让我们来当盟主。"
夫差觉得也只好这样了。在当天半夜的时候,他下令全军分左、中、右三路,每一路一百行,每行一百人,列成方阵,共一万人,三路方阵加起来总共是三万人马。大军悄悄地开到距晋军一里远的地方停下来,摆开阵势。
吴国中军全体将士,一律白衣白甲,打着白色的旗帜,背着白色羽毛的箭,看上去就像是遍野盛开的白色茶花。
而左军一律穿红色的衣裳,红色的盔甲,打着红色的旗帜,带着红色羽毛的箭,远远望去,如同是一片熊熊的烈火。
右军呢,则全都是黑色,看起来就好像一大片乌云。
天刚亮,吴王夫差亲自击鼓鸣金,三万人马一齐呐喊,就像是天崩地裂一般。
晋定公他哪见过这阵势,当时就吓得魂飞魄散。他身旁的军师献计说:"咱们还是先答应夫差,让他早点走吧。定公你放心,只要他一回国,保准被越王勾践灭了。那时,我们不就又是老大了吗?"
很可惜,夫差"如火如荼"的盛大军容仅是昙花一现。此后没几年,吴国被越王勾践所灭。但是"如火如荼"这个典故,却传了下来,而且作为褒义形容词一直沿用到今天。
孙权资料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汉族。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剿灭了黄祖。同年,汉丞相曹操南下,豫州牧刘备大败,曹操占领了荆州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黄盖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东吴统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周瑜在赤壁火攻曹操,以三万人大败八十万兵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蜀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随即单刀赴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魏国大将张辽击败。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关羽被带到建业后,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220年,曹丕取代汉室。孙权自立为吴王。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火攻大破刘备。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和睦,共伐曹魏。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命大将徐盛火攻大破曹丕。226年,曹丕重伤而病逝。不久孙权亲自率军攻打江夏,却因太守文聘的坚守而败。
229年,孙权于武昌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今湖北鄂城),东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
称帝后孙权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丞相顾雍无故被杀,丞相陆逊忧愤而卒。且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经常起义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孙权也犯了很大的错误。太子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孙亮为太子,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24年。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孙权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称帝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卒于神风元年(公元252年)。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长,代行奉义校尉。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初四,孙策遇刺身亡,时年二十六岁。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又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权继位为讨逆将军,正式统治江东地区。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服甘宁,围剿灭了黄祖。 同年七月,汉丞相曹操南下,豫州牧刘备大败,曹操占了荆襄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投降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夫人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川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单刀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张辽击败。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临沮生擒了关羽,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被封为南昌侯。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改元黄初。黄初二年(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40岁的将领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用“火烧连营”之计大破刘备。黄初三年(222年),孙权自封为吴王,定都于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建元黄武(即黄初、章武合称)。黄武二年(223年),刘备驾崩于白帝城,享年63岁。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联盟,共伐曹魏。黄武三年(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让徐盛火攻破敌,将曹丕烧成重伤。黄武五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享年40岁。孙权趁机率大军攻打江夏,太守文聘败退而逃。黄武八年(229年),孙权自称吴国皇帝,改国号大吴,改元黄龙。东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大败扬州都督满宠。称帝后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等率大规模人航海,加强对夷洲(今台湾岛)、印度、东南亚等国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的孙权日益骄奢独断且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经常起义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孙权也犯了很大的错误。太子孙登于赤乌四年(241年)病逝,年仅33岁。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了第二任太子、第三子孙和,又赐死第四子鲁王孙霸,最后立第七子(幼子)孙亮为太子,孙亮之母潘氏为皇后。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神风元年(252年)四月,孙权驾崩,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24年。统治中国南方地区53年,长达半个世纪。
[编辑本段]传说故事
碧眼紫髯,黄龙下凡**《赤壁》中张震饰演的孙权
传说孙坚在讨伐董卓时,於洛阳的一间茅厕,出现一道紫色气,便发现了孙权与传国玉玺,据称之所以孙权会被丢弃在厕所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孙权的蓝眼珠、紫头发,是个不祥之兆,但孙坚与孙策不相信,便将孙权带回家抚养长大,结果后来孙坚和孙策双双战死,大臣们因此非常地恐慌,纷纷计划离开吴国,也因此东吴变成了东无,也就是「无人才之国」,但周瑜独不离,反倒继续协助孙权,后来大臣们回返,而孙权也从此不再带来灾祸。另一传说是孙权之母吴氏夜梦红日东升,黄龙入体,不久生下孙权。孙权长得奇特,蓝眼睛,紫头发,人们说有富贵之象。《江表传》记载,孙权生来方颐大口,目光炯炯有神。孙权出生时,孙坚见他的容貌非常高兴,认为此子将来必有富贵前程。
《搜神记》:吴夫人怀孙策时,梦见月亮飞入怀中,怀孙权时又梦见太阳入怀。孙坚听过夫人的说法后,喜不自胜的断言“日月乃阴阳的精华,是极为富贵的象征”。
好酒为乐,广纳忠言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吴晓东饰)孙权非常喜欢喝酒,酒喝多了,往往会耽误大事。不过,他有个特点,能虚心听取别人劝说,改正错误。这里介绍他能听讽纳谏的两则小故事。
孙权当了吴王之后,就大摆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将要结束的时候,他亲自起身,向大臣们行酒。走到骑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装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孙权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于是孙权大怒,手持利剑要杀他。当时在座的大臣都吓得不敢上前劝阻,只有大司农刘基上前抱住了孙权,不让他去杀虞翻,并劝说:大王在饮酒之后,杀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当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谁知道呢?正是因为大王能广招人才,容纳贤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风而至,现在一下子废弃了自己的好名声,这样做值吗?孙权说:曹操尚且杀掉孔融,我为何不能杀虞翻呢?刘基说:曹操轻易害死贤人,天下人都反对他。而大王施行仁义,与尧舜这样的贤君相比,怎么可以与曹操相提并论呢?孙权听了刘基的一番话后,怒气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酒席后,孙权对手下人说:从今以后,我酒后说要杀人,你们都不要去杀。
又有一次,孙权在武昌临钓台饮酒,喝得酩酊大醉,,醉后他叫人用水洒席上的大臣,并对大家说:今天饮酒,一定要醉倒在这里不可。当时,任辅吴将军的张昭,板起脸孔,一言不发地离开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内。孙权派人叫他回去,说:今天只不过是共同饮酒,取乐罢了,你为什么要发怒?张昭回答说:过去纣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长夜之饮,也是为了快乐,不认为是坏事。孙权听了,一句话也不说,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于是立即撤了宴席。
胆略超群,乘马射虎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公元218年10月),孙权亲自骑着马去庱亭这个地方射虎,他所骑乘的马被老虎抓伤,孙权把双戟(古代兵器)投向老虎,老虎却停了下来,孙权用戈(古代兵器)攻击老虎,才把老虎抓获了。
孙权每次打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张昭变色而前曰:“你用什么抵挡它?为人君者,应该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如一旦有所危险,恐天下耻笑?”孙权谢张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已,于是做射虎车,间不置盖,一人驾驶,自己在里面射之。时有脱群之兽,犯其车,而权每手击之以为乐。昭虽苦谏,孙权常笑而不答。
[编辑本段]生平大事记
[公元196年] (建安元年) 孙权(青年)
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行奉义校尉。
[公元199年] (建安四年)
孙权跟随孙策征讨刘勋、黄祖等人。
[公元200年] (建安五年)
孙策逝世,孙权继位讨逆将军。
张昭、周瑜等重臣全心辅佐孙权。
曹操上表孙权为会稽太守,屯居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孙权招贤纳士,开始统治江东。
[公元202年] (建安七年)
孙权母亲吴氏逝世。
[公元203年] (建安八年)
孙权西伐黄祖,水战大捷,但未攻占城池。
[公元204年] (建安九年)
孙权之弟丹杨太守孙翊被手下杀害,孙权从兄孙瑜代任。
[公元205年] (建安十年)
孙权派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平县。
[公元207年] (建安十二年)
孙权西征黄祖,大胜而回。
[公元208年] (建安十三年)
春,孙权再次征讨黄祖,大将吕蒙打破黄祖前锋,淩统、董袭等人破城后屠城。
黄祖败逃,被冯则追杀枭首。
孙权派贺齐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以六县为新都郡。
荆州牧刘表病亡,曹操举大军南下,刘琮举众以降,刘备进住夏口,派诸葛亮联合孙权。
当时百官大多劝孙权投降曹操,惟有周瑜、鲁肃和孙权同心,欲迎击曹军。
孙权于是令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领军两万,联合刘备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军,追击曹军至到南郡。
甘宁在夷陵被曹仁围困,孙权用吕蒙计救出甘宁。
孙权亲自率军围合肥,派张昭等人攻打九江之当涂,两条战线作战不顺,孙权于是退军。
[公元209年] (建安十四年)
孙权(中年)周瑜打败曹仁,孙权任周瑜为南郡太守。
刘备上表孙权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
[公元211年] (建安十六年)
孙权移治于秣陵。
[公元212年] (建安十七年)
孙权改秣陵为建业(今南京市),作濡须坞。
[公元213年] (建安十八年)
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孙权与之相拒月余。曹操远望孙权军,赞叹孙权军容齐肃,于是退军。
[公元214年] (建安十九年)
五月,孙权征讨皖城。闰月,攻克皖城。
刘备收蜀。孙权派诸葛瑾讨还荆州诸郡,刘备不允,关羽驱逐孙权派出的南三郡长吏,两家矛盾激化。
孙权派吕蒙等人领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派鲁肃领万人屯巴丘以防关羽,孙权亲自驻扎陆口,为诸军节度。
吕蒙收复长沙、桂阳,惟零陵难以攻克,吕蒙利诱零陵守将赫普,于是孙权尽得三郡。
吕蒙与孙皎、潘璋、鲁肃几路军并进,和关羽相拒于益阳。
曹操入汉中,刘备孙权议和,再度结盟,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刘备。
孙权与淩统、甘宁等在津北和曹操军大战,被魏将张辽打败,孙权乘骏马跳过津桥逃走。
[公元216年] (建安二十一年)
曹操再次攻打濡须。
[公元217年] (建安二十二年)
春,孙权派都尉徐详诣曹操请降,两家暂时和解。
[公元218年] (建安二十三年)
十月,孙权亲自骑马射虎,老虎咬伤马匹,危急之际孙权用双戟击伤老虎,最终将之捕获。
[公元219年] (建安二十四年)
孙权向曹操表示愿意攻打关羽,曹操为使关羽孙权相争,命曹仁把孙权写给曹操的密信射到关羽军中,关羽陷入两难境地。
闰月里,孙权征讨关羽,吕蒙打破公安,俘虏将军士仁,后军到南郡,南郡太守糜芳投降。
吕蒙军据江陵,安抚百姓,释放于禁。
陆逊军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于是屯居夷陵,守峡口防备蜀汉援军。
关羽兵还当阳,西保麦城。
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军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逃出麦城,众人失散,只剩下十余骑,孙权派朱然、潘璋军埋伏于关羽等人前行道路。
十二月,潘璋部将马忠抓获关羽及关平、赵累等于临沮,孙权斩杀关羽,平定了荆州。
当年瘟疫盛行,孙权尽免荆州民租税。
曹操上表孙权为骠骑将军,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孙权派校尉梁寓奉贡汉室。
[公元220年] (建安二十五年、魏黄初元年)
秋,魏将梅敷使张俭投降孙权。
[公元221年] (魏黄初二年)
四月,孙权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
五月,建业言甘露降。
八月,孙权与曹丕联盟,释放于禁等人。
刘备大军来攻打东吴,孙权以陆逊为都督,带领朱然、潘璋等人迎拒刘备。
[公元222年] (东吴黄武元年)
正月,孙权自称吴王。陆逊部攻下蜀五屯。
三月,鄱阳传言黄龙现世。
蜀军分据险地,前后连营五十余个。陆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蜀军,斩杀、俘虏蜀军数万,刘备逃回。
九月,魏将曹休、张辽、臧霸兵出洞口,曹仁兵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军围南郡,攻打东吴。
孙权派吕范等督五军,以水军迎战曹休等人,派诸葛瑾、潘璋、杨粲等率军救南郡,派朱桓在濡须迎战曹仁。
十一月,因大风,吕范军兵溺死数千,退回江南。曹休派臧霸用轻船五百、敢死军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死数千人。
东吴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回击了魏军,曹丕大败不久身亡。
孙权改夷陵为西陵。
孙权(老年)[公元223年] (东吴黄武二年)
正月,曹真分军据江陵中州。
三月,曹仁派将军常雕等带兵五千晨渡濡须中州,并分军急攻朱桓部,朱桓严守,东吴将军严圭等击破常雕,魏军皆退。
四月,群臣劝进,孙权不允。
五月,曲阿传说甘露降。
戏口守将晋宗反叛东吴,数犯边境。
六月,孙权派贺齐、麋芳、刘邵等袭蕲春,生擒晋宗。
十一月,蜀派中郎将邓芝联结东吴。
[公元224年] (东吴黄武三年)
夏,孙权派中郎将张温出使蜀中。
八月,东吴大赦死罪。
九月,曹丕出广陵,望长江,感叹东吴有孙权,无法侵占,返回北方。
[公元225年] ( 东吴黄武四年)
该年江东连续地震。
[公元226年] (东吴黄武五年)
七月,孙权听闻曹丕去世,征讨魏国,围困石阳,夺得江夏。
苍梧传言凤凰现世。
孙权派全琮平讨山越。
[公元228年] (东吴黄武七年)
五月,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诱魏将曹休。
八月,孙权至皖口,派将军陆逊督诸将大破曹休于石亭。
[公元229年] (东吴黄龙元年)
春,百官劝进。
四月,夏口、武昌传言黄龙、凤凰现世。
丙申日,孙权即皇帝位。改年号黄龙,国号大吴。
追尊父亲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氏为武烈皇后,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登为皇太子,顾雍为丞相,陆逊为上将军,诸葛谨为大将军。
三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东吴蜀汉再度联盟灭魏。
九月,孙权迁都建业。
[公元230年] (东吴黄龙二年)
正月,魏建造合肥新城。
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领兵卒万人,过海访夷洲及亶洲,得夷洲数千人而回。
[公元231年] (东吴黄龙三年)
二月,孙权派潘浚率军五万,讨伐武陵蛮夷。
东吴将军孙布诈降以诱魏将王淩,十月,孙权以大兵潜伏于阜陵,王淩察觉东吴计策后撤退。
[公元232年] (嘉禾元年)
吴魏争夺辽东。
十月,魏辽东太守公孙渊向孙权称臣。
[公元233年] (嘉禾二年)
公孙渊反复无常和东吴翻脸,孙权欲北征,被部下劝阻,于是讨伐曹魏合肥等地,均无功而返。
[公元234年] (嘉禾三年)
五月,孙权派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孙权率大军围攻合肥新城,最终再次无功而返。
八月,孙权派诸葛恪讨伐山越。
十一月,潘浚扫平武陵蛮夷,孙权复曲阿为云阳,丹徒为武进。
[公元235年] (嘉禾四年)
夏,孙权派吕岱讨伐庐陵贼李桓、罗厉等。
[公元236年] (嘉禾五年)
二月,武昌传言甘露降于礼宾殿。
李桓,罗厉等被擒。
冬十月,东方出现彗星。
鄱阳贼彭旦等反乱。
[公元237年] (嘉禾六年)
二月,陆逊讨伐彭旦成功。
十月,孙权派全琮攻打六安,战事不顺。
诸葛恪平扫山越,北屯庐江。
[公元238年] (赤乌元年)
夏,吕岱讨伐卢陵贼。
八月,武昌传言麒麟现世。
孙权改年号为赤乌。
[公元239年] (赤乌二年)
孙权几动干戈,成功讨伐廖式等叛将。
[公元240年] (赤乌三年)
该年灾荒不断,冬十一月,孙权开库济民。
[公元241年] (赤乌四年)
正月,大雪平地深三尺。
夏四月,孙权派全琮攻打淮南、诸葛恪攻打六安、朱然围樊城,诸葛瑾取柤中。
五月,太子孙登夭亡。
司马懿亲解樊城之围。
[公元242年] (赤乌五年)
正月,立孙和为太子,改禾兴为嘉兴。
八月,立子孙霸为鲁王。
[公元243年] (赤乌六年)
正月,新都传言白虎现世。
诸葛恪征六安,打破魏将谢顺营。
十二月,扶南王范旃派使献乐人、特产。
[公元245年] (赤乌八年)
七月,马茂造反,被夷三族。
孙权再次下令屯田。
[公元246年] (赤乌九年)
二月,孙权派朱然征讨魏国柤中,斩敌千余人。
[公元250年] (赤乌十三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
十月,魏将文钦伪叛以诱朱异,孙权派吕据等人迎文钦。朱异待重以待,文钦于是不敢进。
十一月,孙权立孙亮为太子。派军十万,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
十二月,魏大将军王昶围南郡,荆州刺史王基攻西陵,孙权派戴烈、陆凯防御。
神人授孙权书。
[公元251年] (太元元年)
五月,孙权立皇后潘氏,改年太元。
十一月,孙权祭南郊返回后,开始生病。
孙权下诏省徭役,减征赋,除民间疾苦。
[公元252年] (太元二年、神风元年)
正月,孙权立孙和为南阳王,居长沙。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瑚邪王,居虎林。
二月,孙权大赦,改元为神凤。潘皇后被宫女缢死。
四月,孙权逝世,时年七十一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共24年。
七月,孙权被葬于蒋陵。
[编辑本段]少年大志 十五而立
孙权是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字仲谋,父亲孙坚曾被封为乌程侯、破虏将军,他的哥哥孙策也被曹操上奏封为讨逆将军和吴侯。孙权在小时候便跟着父亲和哥哥转战各地,见过世面,而且他又很爱读书,历史、文学各方面都广泛涉猎,这使得孙权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孙权有着开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父兄的军队中名望很高,在父亲战死后,有时还给哥哥出谋划策,让哥哥孙策大为惊讶,没想到弟弟竟有如此过人的谋略。孙策很高兴,在设宴招待宾客的时候,总是对弟弟孙权说:“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的。”为了让弟弟早日成材,孙策让他去做了一个县的县长,这时的孙权只有十五岁。
[编辑本段]临危受命 稳固江东
公元200年四月初四,孙策被刺杀致死,临终时,孙策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然后又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如果论率领江东将士征杀疆场,和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论知人善任,合力稳定江东,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现在大任已经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孙策死的时候也很年轻,年仅二十六岁,孙权也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岁时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编辑本段]龙图霸业 纵横捭阖
辅佐孙权的大臣们中,除了张昭和周瑜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鲁肃。他对于孙权就好像诸葛亮对与刘备一样,他也曾经像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那样为孙权分析过天下大势:“现在的汉朝已经无法恢复元气了,但是曹操也很难短期内将他清除。现在将军您最重要的是安定自己的后方,以便对抗曹操。稳固自己的领地之后,再等待有利时机,四处征讨,最终将长江两岸广阔的领地据为己有。到那时便可以称帝号令天下了。这其实就是当年汉高祖曾经创立的功业。”
剿、抚山越人
孙权听从了鲁肃的谋略,开始稳固江东,适时地出击,扩充领地。首先他解决了山越人骚扰的问题。山越人是秦汉时期百越的后代(百越就是古时候生活在现在江南和华南,以及西南的广西和云南的少数民族,现在的“越南”一名就是在百越之南的意思),为了逃避原来苛重的赋税,逃进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和社会,拒绝向孙权政权交纳租税。开始,孙权派兵镇压,但收效不大。为了集中兵力对外用兵,解除后顾之忧,孙权调集重兵开始对付山越人。大将吕范、程普、太史慈、韩当、周泰等领兵合围,逐渐将山越人的领袖抓获,其他山越人区别对待:强壮的青年人充实军队,老人、妇女统一管理,从事农业生产。孙权集中兵力终于解决了山越人的问题,后方得以彻底稳固,这为他下一步对外用兵奠定了基础。
灭黄祖占夏口
解决山越人之后,孙权开始进攻割据在长江上游的江夏太守黄祖。黄祖匆忙备战,他先将两艘大船横着排在江面上,船上有上千将士,准备用弓箭击退孙权的战船。同时,又用大绳拴上巨石沉到江里,以此来固定大船。这样,两艘大船如同水上的城墙一样横断了长江。
孙权的江东水军并没有畏惧,将军董袭率领敢死队,每人身上穿双层甲胄,猛冲到了黄祖的大船边,董袭用刀砍断了两根拴巨石的大绳。面对江东水军的强大攻势,黄祖赶忙派将迎战,结果被杀。黄祖只好败退,最后还是被追杀丧命。战胜了黄祖后,孙权将夏口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编辑本段]赤壁大战 三分天下
赤壁之战示意图在孙权踌躇满志地想继续进兵荆州时,曹操却领兵南下,在他之前进入荆州地界。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当时的荆州牧(即荆州的行政长官)刘表刚病死,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不合,鲁肃建议孙权派他去劝说他们与江东合作,同时尽力联合暂时寄居荆州的刘备,共同抗击曹操,然后再寻机夺取荆州,奠定帝王大业。以后孙权的行动基本上是按照鲁肃的计策施行的。
鲁肃在历尽艰辛见到刘备之后,提出了联合抗曹的主张,这和刘备、诸葛亮的设想不谋而合。后来曹操从江陵东进,形势危急,诸葛亮急忙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分析了曹操兵力与江东和刘备兵力的对比,以及曹操长途征战的不利因素,加上水上作战江东占据上风。孙权听了很兴奋,便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议,恰好这时曹操送来了书信,说自己领兵八十万,要与江东决一雌雄。曹操的恐吓使张昭等文臣提出暂时投降曹操。孙权很不高兴,后来借口去厕所暂时躲出来,鲁肃追上他又进行劝说,说别人投降都可以,惟独他孙权不能,否则性命难保。鲁肃又提议孙权将周瑜请来商议。周瑜回来之后力主抗曹,这坚定了孙权的信心。刘备和江东终于联合起来做抗曹的准备。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何以翻译
孙子武者,齐人也 全文翻译
孙子传
孙子字武,是齐国人。他以所著兵法求见于吴王阖闾。阖闾说:"您的十三篇我已全部拜读,可以试着为我操演一番吗?"孙子说"可以。"阖闾问:"可用妇女来操演吗?"孙子说:"可以。"于是答应孙子,选出宫中美女,共计一百八十人。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派王的宠姬二人担任两队的队长,让她们全部持戟。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口、左手、右手和背的方向吗?"妇女们说:"知道。"孙子说:"前方是按心口所向,左方是按左手所向,右方是按右手所向,后方是按背所向。"妇女们说:"是。"规定宣布清楚,便陈设斧钺,当场重复了多遍。然后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右,妇女们大笑。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重复了多遍,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左,妇女们又大笑。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是将领的过错;已经讲清而仍不按规定来动作,就是队长的过错了。"说着就要将左右两队的队长斩首。吴王从台上观看,见爱姬将要被斩,大惊失色。急忙派使者下令说:"寡人已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但寡人如若没有这两个爱姬,吃饭也不香甜,请不要斩首。"孙子说:"臣下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于是将队长二人斩首示众。用地位在她们之下的人担任队长,再次用鼓声指挥她们操练。妇女们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起立,全都合乎要求,没有一个人敢出声。然后孙子派使者回报吴王说:"士兵已经阵容整齐,大王可下台观看,任凭大王想让她们干什么,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可以。"吴王说:"将军请回客舍休息,寡人不愿下台观看。"孙子说:"大王只不过喜欢我书上的话,并不能采用其内容。"从此阖闾才知道孙子善于用兵,终于任他为将。吴国西面击破强楚,攻入郢,北威齐、晋,扬名于诸侯,孙子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出处
《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该文实际上是我国古代三位著名军事家的合传。作者着重写了孙武"吴宫教战",孙膑以兵法"围魏救赵"、马陵道与庞涓智斗,以及吴起在魏、楚两国一展军事才能,使之富国强兵的事迹。全篇以兵法起,以兵法结,中间以兵法作骨贯穿始末。
原文
孙子传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作品赏析
这是中国古代三位著名军事家的合传。作者着重写了孙武"吴宫教战",孙膑以兵法"围魏救赵"、马陵道与庞涓智斗,以及吴起在魏、楚两国一展军事才能,使之富国强兵的事迹。全篇以兵法起,以兵法结,中间以兵法作骨贯穿始末。
孙武子兵法十三篇,是杰出的军事著作,历来被推崇为"兵经"、"武经",为后世代代相习,流传至今,被国内外所重视。本传虽然只记述了"吴宫教战",但他在教习操练中,强调将士的军纪,号令严明,为达目的竟以"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斩吴王两位宠姬示众,使队伍达到"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的效果,仍能窥知孙武用兵之有方。尽管本传未能正面记述孙子兵法在战略战术上的实地应用,但传末强调了吴王打败强楚、攻克郢都、威镇齐晋、名显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虽然虚此一笔,孙武的军事才能、其兵法的实用价值,便兀然突现了。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做了魏国将军,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及孙膑,产生妒嫉之心。暗中召来孙膑,假借罪名,断其双足,并在脸上刺了字,想叫他不敢抛头露面。作者实写孙膑的不幸遭遇,虚写他的军事才能。他的传记中,继上文虚线又连续正面记述了他的三个故事:教田忌赛马取胜的方法;围魏救赵;马陵道与庞涓智斗。这都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想。围魏救赵,是体现他战略思想的典范。他准确地把握形势,认为魏军的精锐部队在外精疲力尽,国内老弱残兵疲惫不堪。他让田忌率军火速挺进大梁,占据要道,冲其方虚。果然迫使魏军回师自救。这样不仅解了赵国之围,又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毛泽东同志在《游击战争的战略防御》一文中,就引用了"围魏救赵"的打法。马陵道智斗,写得极为精采。这简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运用兵法,精心谋划,巧妙部署,掌握时间,利用地形,设下埋伏,终于迫使庞涓自刎于孙膑的策划之下。
吴起被任命主将,跟下等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骑马,亲自背负军粮,为士兵亲吮毒疮,同甘共苦,士卒为之效死。诚如李克所说,带兵打仗,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他善于用兵,在西河地区抵御了强秦和韩国。他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很有见地的政治家。他规劝魏武侯:政权的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而不在乎山川形势的险要。他在魏、楚都积极革新政治,和官僚贵族作斗争,为魏、楚两国富国强兵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国度的三位军事家和许多的人物,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事件,通过"兵法"连缀一起,戏剧性地刻画了多种栩栩如生的性格,诸如孙武执法如山不苟言笑,吴起求将杀妻、"啮臂而盟",庞涓妒嫉……形象鲜明又各具特征,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前135年-?)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学问广博。汉武帝即位,谈为太史令。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马谈在临终时嘱咐司马迁继续自己的事业,撰写史书。3年后,司马迁继父任太史令,开始在国家藏书处"金匮石室"阅读,整理历史资料。20岁时,游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地,并到庐山和会稽考察传说中的"禹疏九河"等遗迹,经沅水和湘水流域,凭吊屈原沉水的汨罗江,在曲阜,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回长安后任郎中。35岁时二次出游,广泛地接近下层人民。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李陵孤军深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意在待机报答汉朝,因此触怒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为完成《史记》,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人称《太史公书》。
好了,今天关于“吴王怎么搭配阵容最强”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吴王怎么搭配阵容最强”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