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乱世逐鹿刘禅阵容搭配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里赵云救刘禅是第二十九集和三十集。
相关内容节选如下:
第二十九集:携民渡江
……
赵云在混战之中与刘备家小失散,他匹马单枪,奋不顾身,在乱军中先后找到简雍、甘夫人,又救出糜竺,将他们送到长坂桥;又折回,杀进重围,继续寻找糜夫人和阿斗。最后在一土墙下枯井旁找到糜夫人。糜夫人身受重伤。云要保其回营,糜夫人恐拖累赵云,将阿斗托与赵云,投井而死。云推倒土墙盖住枯井,怀抱阿斗,在曹军中奋勇冲杀,直透重围。
第三十集:舌战群儒
曹操在山上观战,见赵云勇不可当,下令:“擒拿赵子龙,不许放冷箭,只许活捉。”云趁势砍杀,冲出重围,至长坂桥遇张飞,将阿斗交与刘备手中。
……
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改编,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制作,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张光北、洪宇宙主演,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
该剧演述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是魏、蜀、吴的兴亡史,共分为《群雄逐鹿》(1—23集)、《赤壁鏖战》(24—47集)、《三足鼎立》(48—64集)、《南征北战》(65—77集)、《三分归一》(78—84集)五大部分。着重表现的是乱世中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连接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造就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中的风云变幻。
揭秘刘备扔阿斗的真实用意
刘备扔阿斗
刘备扔阿斗在三国中是让人非常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阿斗是谁,他正是刘备的儿子名叫刘禅,是刘备在荆州的时候依附于刘表时与甘夫人所生。刘备为什么会摔自己的亲身儿子呢,这其中有什么缘故呢?
刘备人物画像
话说有一天曹操的大军在当阳长坂这里追到了刘备一行,而刘备与甘夫人、糜夫人都被冲散了,而刘备则侥幸得以脱身,不幸的是糜夫人怀里抱着阿斗被曹军围困了,并且糜夫人已经身负重伤了。曹操大军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十万大军形成合围之势,为了能够引刘备入瓮。但是赵云让曹操计划打了水漂,他凭借自己举世无双的武功与单色七进七出从包围之中救出了阿斗。
赵云将阿斗抱到了刘备身边,刘备看见赵云身上沾满了血迹,但是阿斗却是毫发无伤的在赵云怀里睡觉。按照常理刘备见赵云救出自己的儿子应该非常高兴才对,但是刘备非但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他突然接过阿斗高高的举起做事准备摔死阿斗,嘴里还在指责还听不懂人话的阿斗,说就是因为阿斗才让这么多士兵丧失了性命,这一下看的周围的士兵目瞪口等一下子都没有反应过来,还是赵云反应快一下子接住了阿斗,赵云也在短短时间里连救阿斗两次。
赵云因为刘备的举动变得不好意思起来,并且十分的感动。其实刘备摔阿斗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收买人心的做法,但未免有一些心狠。
刘备的谋略
也许有人认为刘备就是凭借着乐善好施,宽厚仁义的性格,聚得一众兄弟为他办事,然后成就了一番事业。说到刘备自己真正的谋略,是比不上同时期的北魏曹操和东吴孙权的。然而不然,刘备确实有着常人所不及的谋略和眼光,同时他也懂得如何韬晦自保,从而在将来锋芒毕露。
刘备
刘备的智谋是贯穿他的一生的,从刚刚加入群雄逐鹿的浪潮之时,他就懂得利用憨厚仁义的幌子骗过如饿狼般的敌人。有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那就是吕布。吕布同刘备一样,多次跳槽,先是丁原后是董卓,但他最后失败了。因为吕布太过于招摇了,他得了便宜就会谋害前任主子,待到自己实力壮大了又四处谋取更大的猎物,最后被曹操视为眼中钉,给杀了。
刘备不同,他在投奔一个主子之后,不是得了便宜就反咬,而是暗地里求取发展。最后在做好表面公关后,名正言顺地去找下个老板。如此以来,刘备就是在各路诸侯的眼皮底下,渐渐发展了自己的实力。
当然刘备的智谋不至于这种小心思,由于受到小说的影响,多数人认为刘备的江山多是诸葛亮出主意打下来的。实则不然,至少有三个大的战役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首先是荆州,大背景的确是诸葛亮的功劳。不过却是刘备自己看准了时机,在赤壁之战后顺势拿了荆州,直叫东吴跺疼了脚。第二个益州和第三个汉中,都是刘备亲率大军征讨,诸葛亮只是被他放在家里管理后勤。在这两场战役中,皆是刘备亲力亲为,无论任用人事还是战事布局,无不没有他的影子。而这三场战役下来,基本上让刘备拿下了大汉的半壁江山。所以说刘备的谋略不在其他二位枭雄之下,他看的准时机,懂得韬光养晦,知晓眼光得放的长远,在群雄共舞的乱世争的一席之地。
刘备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原是指东汉的刘备为了自己匡扶汉室的心愿,曾经三次造访隆中诸葛亮的茅庐,诚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故事。后人多以此来指当事人对其所欲造访之人的心之切,意之诚。
三顾茅庐
历史上的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里被描述的生动形象,一则被作者很好的表现出了刘备仁义之风,二则也高调地显示了诸葛亮的本事之大。起因是曹操刘备之间的官渡之战,刘备被曹军大败。刘备不得已投靠荆州刘表,但是曹操却用计骗走了刘备帐下的军师徐庶。临走前的徐庶告诉了刘备,隆中有一名士诸葛孔明,其才智能力远超过徐庶十倍。于是心动的刘备在徐庶走后的第二天,就携带礼物同两位弟弟一道造访诸葛亮的茅庐。
没想到刘备三人第一次造访,刘备就被告知诸葛亮外出闲游去了,无奈运气不佳的刘备只好铩羽而归。过不多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刘备以为如此雪日定能让诸葛亮感动自己的一片诚心。只是第二次过去,茅庐只有诸葛亮的弟弟,而他被从未出过面的朋友邀走了。无奈,刘备留下书信,以便让诸葛亮知道他刘备是真心的。
第三次,刘备整装待发,但是二弟不高心了,不屑一顾的说道;诸葛亮也许就是徒有虚名而已,大哥没必要还去。三弟也跟着起哄道:大哥二哥不用去,他张飞亲自去把他绑过来。但是刘备呵斥之后,还是去了。这一次,算是不负有心人。虽然诸葛亮还是不忘摆了摆架子,躺在屋里睡大觉,让将来的皇帝在屋外傻傻等候。刘备也给足了诸葛亮面子,直到他出面。老天也没有让刘备白费功夫,诸葛亮一出就给了刘备一个见面礼――隆中对。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清楚地告诉了刘备首先取荆州,再图益州,方才可以拿汉中,进中原。刘备听了甚是陶醉,就此一君一臣的优秀搭档诞生了。
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备只是个没落的汉室皇室的子弟,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的后代,如果论辈分来说的话刘备其实是当时东汉之地献帝的皇叔。
刘备画像
论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几年之间的时间和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加入了东汉王朝的军队去讨伐黄巾起义军的战争胜利之后,他得到了大伙的信任。自己开始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军团能量而且就是因为这个胜利,他被封为了东汉王朝之中的一个县令官。而且许多人都很崇拜刘备认为刘备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之后的东汉末年时期啊,刘备的力量相对起来还是十分的微弱,而且身边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就这样的处于流离失所状态但是他却并没有这样放弃自己要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这个观点。有野心之人是十分好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有野心还有能力的人,只是一度的寄居在了曹操袁绍和刘表兄的地下,但是刘备每到一个地方都十分的受别人的尊敬。
等到了诸葛亮加入了刘备之后,刘备按照了诸葛亮给的战略方针一一的占领了一些重要的地区。诸葛亮在帮刘备之时一直有观察到底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虽然刘备在中途的时候,抛妻弃子,但是刘备是一个很好的帝王,而且是一个很好的人才。虽然刘禅是他的儿子而且被他摔伤,虽然他不是一个好夫君好父亲,但他绝对是一个好兄弟好君王。
刘备纳贤
刘备原本只是一个依靠贩卖草鞋为生的贫苦人,但是却能在后来的群雄逐鹿的大潮中争得了一席地位,并且成为三分天下的其中之一。刘备从孤身一人,摇身一变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带来这种极大反差成功的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他能够纳贤聚人。只有手下有了一批有才干有忠心的人,大事才能成,而刘备就有这样的条件。
刘备和他的众臣
刘备纳贤成果是巨大,回报颇为丰厚的。最早的关羽、张飞自不用说,就是刘备的结义跟班兄弟,这种推心置腹让二人随刘备鞍前马后。而赵云也是刘备亲自来到老友公孙瓒营地挖走的一员,二人可谓是英雄相惜,赵云对于刘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来还救了他老婆和儿子。
这些大将的存在,为刘备在前期的摸爬滚打奠定了基础,虽然过程还是艰难的,但是至少有了立足之地,才会有后来的汇流成河。当刘备主徐州之际,他一直苦恼的文臣终于第一次有了着落。刘备在徐州得了军师徐庶,刘备在军师部署排兵之上,也有了更大的保证,只是官渡之战后徐庶却被曹操设计带走了。皇天不负有心人,刘备请得了被徐庶称之胜他十倍的诸葛亮。
诸葛亮的出山为刘备集团指明了明晰的战略方针,刘备也不用整日摸爬滚打四处无目的地奔波了。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从而有了安身之地。期间刘备又一次纳贤军师庞统,并且在庞统的帮助下拿下了重镇益州。当益州、成都成了刘备的地盘后,他也启用了蜀地众多的人才资源,其中有名的就有法正。更别提之前武将里的马超、黄忠等人,文武人才济济的刘备集团如果还分不得天下,那也是没天理了。
刘备托孤
由于刘备斩杀夏侯渊,进主汉中极大的鼓励了镇守荆州的关羽,致使他孤军北上直取襄樊。但是大军出征的荆州空虚,被东吴乘虚而入,倒戈了关羽一击,致其败走麦城被擒杀。关羽的死和荆州的丢失,使得蜀汉元气大伤,整备两年的刘备倾全国之兵,东下讨伐东吴。虽然战争初期势如破竹,却在夷陵被陆逊打败。刘备重病转至白帝城,并于此地托孤于诸葛亮。
白帝托孤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因伤,加之路途上所染的痢疾,他已经虚弱不堪。一日招来诸葛亮,对他说道:倘若你觉得阿斗能够当个皇帝,你就好好辅佐,倘若不能,你可以取代他。诸葛亮顿时痛苦着说: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心光复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于是刘备放心地离去了。
可以又有人怀疑刘备托孤的真正意义了,揣测当初刘备的真实想法。认为刘备托孤诸葛亮说的那番话,实际上是试探诸葛亮,并非完全相信诸葛亮。觉得倘若诸葛亮露出了一丝不轨之颜,刘备事后必会采取行动针对他。因为历史上刘备真正托孤到他病逝还有两个月,并不是小说里那样前面托孤转眼就咽气了。
幸好诸葛亮天生机智谨慎,立马以惶恐的神色大表其对汉室、对刘家的忠义之心。一度发誓,为了蜀汉到死都拼命。不论当时孔明和刘备的真实想法如何,历史上的确可以看出,刘备的托孤算是一种正确的行为。至少刘备知人善用,他知道孔明的谨慎和负责任。而阿斗也在孔明的辅佐下做了四十几年的皇帝,蜀汉也在他的治理下,与强大的北魏东吴熬到了最后。
为何蜀国不能在三国逐鹿中胜出?是地形,气候影响吗?
物产
主要是地狭民贫,物产,尤其是粮食,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军队。对抗曹魏,必须要庞大的军力才行。诸葛亮数次蓄积力量出祁山,最终没取得良好的成果,就是每次都没有足够的后备力量进行补充,似的即使取得了局部胜利,也没法巩固胜利成果。
至于说什么法家治国,后面世族反扑。那是诸葛亮死后的事情。诸葛亮生前都没法蓄积力量,诸葛亮死后,本来刘禅就不具备凝聚人心的能力,就更不可能有什么成果了。诸葛亮死时,刘备、张飞、关羽……等一系列前期同甘苦共生死的人,都已凋零。后面的这些人,显然没有他们这些人有凝聚力。
抛开吴国不谈,看看魏蜀主要的三项指标。面积,魏国是蜀国的两倍多近三倍。人口近5倍。粮产区面积近20倍。蜀国拿什么跟魏国对抗?所以,说什么世家的阻碍,没世家,蜀国有一丝胜算吗?即使成都平原一年三熟,而魏国一年一熟。蜀国也不可能抗衡魏国。
当然,魏国兵力多,战线长,是他的弱点。可是在这样巨大的经济差距下,这点真不算什么。蜀国就不分兵防守东吴了?
另外地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说蜀国地形有优势的,是只考虑了蜀国的防守,并没有考虑进攻。防守方面来讲,蜀国的确很有优势。可是你防守有优势,对手的防守也方便。可是你要进攻就不行了。这也是魏延抛出“子午谷奇谋”的原因,因为蜀国要进攻魏国,相对来讲,地形对蜀国防守有利,对魏国的防守同样有利。因为蜀国要进攻,只有那几条路可以走,而且还基本都不宜大军行进,怎么地形就对蜀国有利了?
好了,今天关于“乱世逐鹿刘禅阵容搭配”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乱世逐鹿刘禅阵容搭配”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