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可以偷塔的王者阵容搭配”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2021王者荣耀觉悟挑战16关怎么打-绝悟16关胜利之神通关技巧攻略_百度...
王者荣耀2021觉悟挑战16关(胜利之神)通关技巧攻略 通关核心思路 实力强的玩家:可以选择正面刚,利用个人技术和擅长的英雄进行突破,如吕布等高爆发或高控制的英雄。实力不足的玩家:建议采用偷塔战术,通过与队友的默契配合,利用某些英雄的特性进行偷塔。
绝悟挑战16关胜利之神通关思路:实力强的玩家可以考虑刚正面打过去,比如可以选择用吕布这种英雄或者自己比较擅长的英雄。实力不足的玩家建议还是想办法和队友配合然后偷塔过关吧。可以考虑上路蒙恬扛着,下路李元芳偷。后期还是无敌。或者可以考虑选嬴政。
嬴政:在塔外磨塔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出装方面,推荐金色圣剑、攻速鞋、大帽等装备。出完金色圣剑后再开始磨塔,否则伤害不足。利用一技能调整普攻角度,可以在打小兵的同时打到塔。需要注意的是,人机在清完兵线后可能会转而攻击你,因此远离自家兵线比较安全。
王者荣耀2021绝悟挑战第16关通关攻略绝悟挑战第16关中对面的阵容为:亚瑟、庄周、孙膑、扁鹊、虞姬。打法攻略:实力强的玩家可以考虑刚正面打过去,比如可以选择用吕布这种英雄或者自己比较擅长的英雄。实力不足的玩家建议还是想办法和队友配合然后偷塔过关吧。
王者荣耀2021绝悟挑战攻略汇总:第1关:此关难度较低,英雄选择随意,基本可轻松过关。第2关:同样难度不大,重点在于中路辅助压制,防止对方拆塔,打野相对较弱,可利用此点。第3关:注意阵容中的盾山,需做好配合,控制类英雄较佳,采用拆塔战术。第4关:小心兰陵王,前期保持优势,后期较易打。
王者荣耀偷塔最快的组合是哪几个?
王者荣耀中偷塔常用的装备组合为:贪婪之噬、泣血之刃、影忍之足、破甲弓、纯净苍穹、贤者的庇护。贪婪之噬:便于英雄前期快速打野清兵发育,通过清野来提高攻速,非常适合偷塔英雄快速积累资源和提升能力。泣血之刃:提高英雄的输出能力,在对线上能够压制对手,保证偷塔过程中的安全。
红莲斗篷:增加物理防御和生命值,被动技能“献祭”可以对周围的敌人造成伤害,有利于刘邦在偷塔过程中清理兵线。魔女斗篷:增加法术防御和生命值,被动技能“护盾”可以为刘邦提供一层护盾,有效抵挡敌方的伤害。
名刀·司命:增加生存能力,提高抗伤能力,是偷塔时的重要保障。辅助装备:影忍之足:增加物理防御,减少受到的伤害,适用于敌方物理攻击较高的情况。抵抗之靴:增加魔法防御,减少受到的控制效果,适用于敌方魔法攻击或控制较多的情况。冰痕之握:增加冷却缩减和生命值,提高持续作战能力。
纯净苍穹:这是一件综合性价比较高的装备,攻速、暴击、伤害等多个方面都会得到提高,有助于英雄在偷塔时更快地减少防御塔血量。贤者的庇护:增强生存能力,保证英雄在后期团战中不被秒杀,从而在偷塔时能够更安全地进行输出。
王者荣耀19关人机怎么过
王者荣耀19关人机通关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阵容搭配与战术执行。以下是具体的通关技巧:阵容选择 法师与肉盾组合:推荐选择两个法师和两个肉盾的阵容。法师如嬴政、王昭君等,清线速度快,能更好地守塔;肉盾如盾山等,坦度高,能在团战中吸引火力,为队友创造输出环境。
避免硬碰硬:绝悟人机在1120关的难度较高,不建议硬打,建议有默契的团队尝试,单排玩家建议匹配队友速推。中路防守:人机一级会集合清理中线,因此中路不要冒死出去清兵,避免被越塔击杀。分散敌人注意力:人机会针对人多的分路,推塔时要藏好视野,避免暴露过多队友位置。
避免硬碰硬:1120关的人机强度较高,不建议硬碰硬,建议通过速推策略来取胜。了解人机行为:人机一级会集合清理中线,不要冒死出去清兵;人机会针对人多的分路,推塔时要藏好视野;人机不会管没有兵线时的推塔行为,可以利用这点强推。
-20关:到了这个阶段一般超强人机都会有很厉害的BUFF和属性加成,用常规的对战已经打不过或者非常艰难才能打死他们,所以一般不会正面刚。
王者荣耀速刷觉悟挑战19关的攻略如下:选择合适的英雄:辅助位:推荐选择刘禅,因其控制技能充足,且具备拆塔能力,适合作为开团点。中路:选择清线能力强的英雄,如小乔或嬴政。这些英雄可以快速清理兵线,为团队争取更多时间进行其他操作。打野位:打野英雄的选择相对灵活,因为人机打野通常不会主动进攻。
英雄选择 需要配备的英雄:打野韩信,其他路选择王昭君,甄姬,安琪拉,周瑜等清兵能力优秀手也比较长的aoe伤害英雄。打法风格介绍 打法风格:除了韩信外,其他位置的英雄核心思想就是守塔,不要让敌方小兵碰你的防御塔,你也不要离塔远了,基本你站的远了离死也就不远了。
好了,今天关于“可以偷塔的王者阵容搭配”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可以偷塔的王者阵容搭配”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