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鲁肃杂牌阵容搭配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三国大时代2
1.想要自立的话首先要到云南城里面的焚乐塔、时代三本来是萌萌的家、现在改城焚乐塔了、找到文子接任务、他叫你去找老朵、然后你就去峨眉山、山顶会发现华佗、华佗身后有个秘密通道、往里面走就会发现老朵了、第二个任务是救水寿、在泰山监狱、这个久不说了、很容易找、第三个任务找龙眼、龙眼就在泰山监狱旁边有个秘密通道、往里面进开箱子就能得到龙眼、这三个任务做完了你就能自立了、前提是不能加入任何势力
2、玩家可以投入势力助人统一天下,也可以自己建国。但是建国需要玉玺,还需要虎符。玉玺从孙坚或者孙策身上爆出来避免孙坚找不到,也可以等孙坚死后找孙策,这个就是给玩家自己掌握时机,若是袁术建国后玩家将不再可以建国。玩家还可以投入势力谋权篡位,即杀死势力君主,丞相,将军便可以继承势力,其中可以有武将文官退出此势力隐退或者投入别的势力。虎符从汉朝颁布的任务中获得。 注:玩家只可以投入三次NPC势力,npc也只可以投入三次势力。
3、当汉朝没有灭亡时,玩家和npc全部隶属汉朝。玩家可以通过金钱买官或者做任务提升官位。 丞相,大将军,还有许多征战将军杂牌将军,征东将军征西将军之类的,六部尚书,侍郎,都尉,平民。 将军丞相可以领取一个虎符,每一个月。
4、当玩家或npc拥有城池时,官位为太守,与上面职位互不冲突。太守可以在城池中颁发招贤令寻找人才,太守需要条件达到才会有人应了招贤令。国军可以在全地图颁发招贤令,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会有人加入。颁发一次招贤令需要10个虎符。只可以颁发5次防止玩家不出去寻找人才,只在城里不断发招贤令
5、加入炼器系统。玩家可以自己打造极品物品并可以自己命名。
6、战斗地图可以细分,水中,陆地。如果有能力可以模仿英雄联盟这个忽略了吧…,还有战斗时的那些事儿可以模仿大时代2的,多武将一起上才好。
7、加入更多的角色,更加细分的历史事件。
8、可以加入村落系统。玩家若是没有足够实力攻城前,可以攻打村落,再慢慢将村落发展成城镇。 好吧就这些提议了,希望有些可以帮到客服吧,早点出4吧
9、 苍梧左边迷宫有夜明珠
云南湖里有玉玺
普陀山有黄巾令
汉中正下有梵甲
朔方有,乾坤圈
华山有塔盾
天山有乐斧
南越左上山洞有招魂幡
上庸有和氏璧,和氏璧在上庸,城里有个树可以进去
洛阳山洞有孙子兵法
10、三国大时代4关于守城 :有人非要说什么守不住,你自动打或者无脑冲锋当然打不过。以弱胜强当然要打带跑,或者干脆把敌人士气减完让敌人自己跑。选择装备时最最重要的参数就是闪避,所以为了穿上闪避最高的鞋子,智力必须有80,至少能通过升级到80。士兵方面千万不要全冲上去给敌人
加士气。
下面就是选将思路,虽然没全实践,但凭这那么多天的经验肯定是可行的。
思路一,华佗,鲁肃之流,带青囊特技的,那回血速度刷刷的。智将被动又能回蓝,边打边跑,反正不要被缠住,看看要被包了就双击方向跳远一点,配合上法伤宝石放火放闪电足够耗死对方。
思路二,还是智将路线,如果没有青囊,那就选奇才回蓝咯,反正智将还有个最后那个加900血的技能,没血了就加咯。
思路三,统帅流降敌士气,士气降到0敌人就会逃跑不进攻,这时候你冲上去慢慢收拾他们就行了,但切忌保护好小兵,别把小兵送上去给他回士气,这个方向比较怕对方也有统帅会加士气,但如果你有张济这样降双倍士气的武将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天赋点加到出降士气天赋就够了,剩下的可以给他加在智将天赋里出个回蓝。
思路四,甘宁之流带狂骨制造伤害回血的,走游侠路线,被动加命中加回避,带着敌军拖火车就行了,不耗蓝那个小技能冷却了就朝敌军堆里一方,打的越多回血回怒气越多,然后双击方向跳出敌群再跑,而且还有闪身技能,连被打掉马都不怕,来回反复轻松解决敌军。 都这么多路线可选了,还怕什么没将守城吗?反正玩到现在感觉最最重要的还是要闪避高,其他都是可以商量的。
11. 司马在宛城,诸葛亮要197年或208年左右出现 ?南阳?,
12. 伯乐的问题,总结下伯乐的出现规律:伯乐随界面刷新,正常情况,系统每月自动刷新一次,伯乐也刷新。特殊情况,可通过读档刷新界面,从而刷伯乐,而且一个月能刷多次。 伯乐通常出现在每个势力君主所在的城市,且活跃于官府旁 其经常活动范围大概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中原地区,越偏远的地区出现概率越低 伯乐出现概率很高的城市:汝南,陈留和建邺
三国志战略版怎么玩PK赛季
好多 三国志战略版 的玩家不知道S4赛季到底应该怎么玩。包括怎么出1 2 3 4 5队,3大3阵体系该如何选择。
就S4而言,下文尽量分为3大体系去说,包括如何组合以及3大体系的优势与弊端
先从现在争议最多的3陆开始说,当时全网都在吹3阵陆的时候,好多网友也在问这队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所以我还是前阵子在S3结算之前测了1周左右的3阵陆,总体来说打杂牌胜率不错,但是碰到吴弓,贾诩,陷阵司马来说,胜率并没有很高,之前有人发的3连跪图,对面甚至战法和兵书搭配都有问题,依旧惨败,因为在赛季结束的时候,大家科技,等级,基本都相似的情况下,3阵陆的优势就没有特别明显了。顺便多提一嘴,我之前的阵容是3阵吕,嘟嘟(鲁肃的),奶枪,司马藤甲盾,吴骑,每天保守战功20-25W
换了3阵陆体系之后,司马没3日,奶枪没诸葛,嘟嘟没陆逊,吕布没3阵的情况下每天战功10来W出头,如果不是测这套体系我大概稳稳的800W+战功,S3大概2个月左右就结束了所以应该不算低,后来为了测这套体系,导致最后也就700W多点...
3套体系 分为以陆逊3阵为核心, 贾诩3阵为核心,吕布3阵为核心
首先我们先说现在最热门的3阵陆体系为核心的几支队伍(战法和搭配不冲突)
No.1
首先我们客观的分析几点
1:pk赛季 陆逊,春华,左慈的开荒速度可以说是最快的之一,尤其上了高级地之后发育战损明显低于别的队伍,乃至有的区开战时候,3阵陆已经45级,很多其他别人的队伍才40出头,这游戏等级压制胜率自然高
2:一般来说3势陆开局的,科技都会比一般人要快一些,战报不能只看面板那些东西,好比我的军事3大主要科技,开服1周内都已经10级(武力没点满),而大多数玩家开服一周内可能停留在5-6级,兵营我也是19级,大多数对手大概只有15-16的样子,所以3陆开局的优势在于发育快,等级高,科技快,这也是前期强势的1大主要原因
3:前期凌统队伍不多,因为很少有人1队主力队起凌统,这就导致了左慈体系在前期比较强的主要原因,因为3日+左慈buff闪避几率太高,这游戏必中的武将和战法少之又少,所以体现了左慈体系的前期强势期很明显,这就好比我原来的文章写S3赛季为什么1队推荐奶枪,因为S3很少有人用突击队开荒,在前期天敌很少的情况下,打出优势和战功(前期战功换材料非常划算)
4:对面基本月卡党,等级,科技,宝物,红度,甚至兵书都没全的情况下,我完美2连跪,我想说的是什么,别人都喜欢发他们10连胜的,但是我是想把每个队伍最真实的体验和胜率展现给大家,而不是天天无脑的吹这无敌那无敌的,这才能让大多数想好好玩游戏的玩家有最真实感觉和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体系以及搭配
下面说下陆逊体系的几大主流搭配以及利弊
目前最主流的 陆逊 诸葛 左慈
陆逊 荀攸 左慈
陆逊 姜维 左慈
诸葛的3势目前来说最为常见,优势在于打法系队伍甚至打吕布为主的突击队还不错,毕竟在陆逊输出稳定的情况下,诸葛虽然暗改,但是依然保留一手反制,比如反制一次吕布的天下,3阵吕就会非常伤,弊端就是遇到凌统为主的突击队,基本毫无招架之力,大概率被暴打,闪避在凌统面前基本就像一张白纸,除非陆逊能在前2回合欧脸震慑对面主力,不然胜率很低
荀攸的3势 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是荀攸的十二奇策非常适应陆逊3阵的体系,十二除了可以移除对面的buff,还能全体增加主动战法几率,陆逊原来联营的几率应该是86%左右,配上十二基本可以达到95%左右,脸不黑的情况下基本可以每回合大概率火烧连营,当然我说的概率没有把那些被控之类的算在其中,如果荀攸和诸葛都是满红的情况下,我更推荐荀攸,因为还能解放诸葛去搞个蜀枪,这也算一大优势
姜维的3势,怎么说呢,姜维的3势对比诸葛和荀攸的,输出可能略高一些,但是姜维实在没太大特点,首先不能像诸葛一样反制,其次不能像荀攸一样给队友buff和去掉敌人的buff,也是这3个3势里面较弱的1个,姜维的优势在于比较适合带火之辽源,起手火,如果脸比较好的话,1回合就可以配合陆逊打出震慑,这是优势所在。
NO.2 5虎或者蜀枪
如果是荀攸的3阵,最好是5虎,如果是诸葛的3阵,最好是蜀枪
这赛季为什么蜀枪和5虎好过于奶枪,因为S4的强势队伍主要是突击队为主(奶枪非常怕突击),突击队主要以突击骑为主,尤其是现在目前版本比较强势的马腾势力,天生士气加成+冲锋,不得不说单从前期来说,省个10本科技+5级士气坛,还是全国家buff,确实很bug,5虎的优势在于控制拉满,卧薪+横扫+华夏+落凤 都属于比较硬的控制+青州兵的减伤,可以较好的和目前版本的骑兵抗衡,尤其是现在版本比较强势的吴骑,还是比较怕硬控的,但是5虎的弊端就在于没有减伤,而且续航能力差,很难达到1穿3以上这种,优势就在于脸不黑的情况下,可以和目前最强势的骑兵抗衡,甚至打大多数突击队伍都不处于劣势
蜀枪,和5虎比较为均衡,但是控制低于5虎,但是无论怎么配,诸葛最好带八门,因为这个版本爆发太高,八门可以比较有效的限制高爆发尤其是突击骑。其次就算打嘟嘟这种队伍,诸葛还有一手反制,虽说几率被暗改了,但是诸葛依旧还算是目前来说几大bug武将之一,毕竟这个反制+令别人还伤兵的机制想必官方目前也不会改动,毕竟诸葛无小卡池,乱改只会让很多抽满诸葛的人心态爆炸。
NO.3 辽骑
辽骑主流的2种, 辽嘉曹, 辽嘉渊
先说下曹操版本的辽骑,劣势在于单核输出如果演戏不稳定,另外就是张辽虽然猛,但是经常玩的人知道一点,张辽的战功是真.............的低,脸好时候穿个5 6队,回头一看战功,莫名的心酸,毕竟这游戏大多数人还是关心总战功,战场穿个几队只是一时的快感,我本人来说还是更在意战功多一些。但是目前来说pk赛季有了铁骑驱驰之后,还是对比S3的辽骑好了不少,这个全体滞后还是比较限制大多数速度快的主流蜀国队的。而且这仨个人都可以上典藏,这也算优势之一
再说下辽嘉渊,其实夏侯渊这个版本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的,一是配裸衣输出相当可观(即使在更新后也一样),其次打那些靠主动战法的主将队效果不错,我曾经被一队夏侯渊打的7回合 陆逊没放过一个战法......在某种意义上也略微限制了3陆这种靠主将输出的法系队,弊端就在于如果魏骑组了夏侯渊,吴骑就很尴尬,因为孙小妹没有裸衣可用,突击战法也没法合理调配,所以如果你想玩吴骑和魏骑合理分配,我建议你选第一种,如果不想玩吴骑,双核的辽嘉渊 稳定性略好于曹操版本,pk赛季记住一个真理,单核永远比不过1.5和双核阵容。
No.4 吴骑
吴骑的种类pk赛季有点多, 比如 妹子凌统周泰 孙权妹子凌统/周泰 太史凌统妹子等等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点,吴骑的核心,一般来说,是孙尚香,在之前的帖子我说过裸衣和铁骑驱驰这俩战法非常变态,之后1周官方做了裸衣的和谐,原来武力buff改成了倒戈,这个倒戈首先来说意义确实不大,妹子的弓腰没法吃到buff,但是即使削弱了之后,裸衣这个战法还是当前版本最bug的战法,首先连击肯定NB,其次就是-统这个非常恶心,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版本突击骑有一定的几率可以打赢藤甲司马盾。
下面我着重的说一下凌统,因为S3赛季的凌统配置比较单一,我是孙权孙妹凌统,凌统当成纯辅助去打了,到了pk赛季之后,因为奶枪不是必备选项,所以卧薪可以考虑腾出来给凌统(当然不是必须),因为凌统算是非常适用卧薪的武将(先攻+必中+2回合胜战),其次pk赛季凌统的作用很像太史,半输出半辅助,无论是配妹子还是配孙权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就是凌统血克3陆体系,晚点我会把我满红3陆,被白板月卡 凌统队伍吊打的战报发出来(对面无损我全死),战报里我仔细看了下,对面无论从等级,红度,宝物,科技 都和我完全没的比。
然后吴骑还有很多别的种类的配置,我不一一说了,反正这版本吴骑算是骑兵里面比较猛的了,至于之前我客户发了一个别人的战报图,说吴骑可以吊打司马藤甲盾,我觉得大家还是理性看待比较好,别看到啥队伍厉害了就这吊打那吊打的,藤甲盾打绝大多数的突击队,胜率还是保持了非常高的水平。还是那句话,这游戏没有无敌的队伍,我今天发图也只是为了那些在我上个帖子各种吹nb说3陆无敌的人闭上嘴,不要误导别人,仅此而已,我是真的很讨厌这群喷子看俩战报就各种吹这无敌那无敌的...
另外这里划重点,凌统的速度最好比孙妹慢,这样孙妹可以吃到凌统的buff,如果凌统较快,孙妹吃不到先攻+必重的双buff, 这个也是我一个客户提醒我的,这里再次表示感谢!
NO.5 吴弓或者吴骑
第五队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势力来,比如是马腾,可以甘宁太史程普走骑兵
比如是袁绍,也可以走弓,战法也可以与上面的完全不冲突
放在后面的原因是因为吴弓这个版本并不算很强势,首先怕盛气,这个避免不了,其次这赛季奶枪少了很多,吴弓最爱吃的就是奶枪和天水这种无盛气无强控的队伍,所以放在后面可以选择性的针对一些没盛气的队伍也是不错的,具体要怎么搭配,完全可以灵活变化。
3阵陆体系总结,更适合不想玩太多队伍的玩家,因为pk赛季紧凑,可能有的玩家只想玩5队,3阵陆体系还是不错的,因为3阵陆一组,基本拆掉3队以上核心,例如司马盾没有士别三日强度会下降不少,主要是司马没有闪避容易被爆头,优势就在于前期发展快,科技快,
&&&第二套体系 3阵贾诩为核心的体系
NO.1 贾诩赵云左慈
因为pk赛季还可以延伸出比较多的贾诩体系
比如贾诩赵云周泰,贾诩赵云华佗==,这些仅是提供思路,强度不如赵云的高,这里还是主要说下贾诩赵云左慈的3阵,首先 3队主流3阵pk的话, 贾诩毋庸置疑是金字塔顶端的,3阵之首,先拿贾诩VS吕布3阵来说,闪避效果无法规避掉,吕布在前三回合的爆发中经常会被闪避掉输出,其次就是在郭嘉的洞察效果之后,无论吕布还是太史慈都非常怕混乱,洞察效果之内由于大象+左慈的规避,3阵吕又很难打出爆发,所以吕布体系在双方配置都没问题,且同红的情况下,胜率不超过30%,那种吕布疯狗爆发局我们不做为参考依据.
再说下贾诩VS 3陆, 首先贾诩3兄弟都是高智力队伍,和3陆也是高智力队,所以3陆的伤害打3阵甲鱼不会像打3阵吕那么疼,其次贾诩和赵云无视陆逊的震慑,只有贾诩比较怕陆逊的震慑,但是同样3阵贾诩一样有规避,叠灼烧+震慑+触发震慑,还刚好震慑到贾诩的几率并不高,我观察了一些战报,基本一场能被震慑一次就算不错,反观陆逊这种高爆发队,非常怕混乱,所以还是2队都顶配,同红度,科技==的情况下,贾诩的3阵打陆逊的3阵胜率在7成以上,脸不黑的话基本是吊打,这也是为什么说贾诩在3阵的3个队伍里是金字塔的顶端。弊端就是也比较怕凌统的体系,但是不像3阵陆那么怕,如果脸不黑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和凌统体系刚一刚,不过3阵贾诩相比S3来说生存环境好了很多,为啥?因为pk赛季奶枪少了很多,因为奶枪在面对pk赛季强势的突击骑兵面前,基本无法生存,所以贾诩的克星相对少了一些,但是还是比较被诸葛赵云的体系克制,这也是贾诩体系的弊端所在。
No.2. 蜀智/嘟嘟
蜀智我就不做过多的描述了,因为3个赛季大家基本都比较熟悉了,其实蜀智的抵御在pk赛季的高爆发体系中,还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尤其法正那个狗脸好起来,除非是徐庶高红法正白板,不然同红度的情况下还是推荐法正优先
嘟嘟: 因为蜀智和嘟嘟战法冲突,所以只能2选1,我着重的说一下嘟嘟,因为很多客户和粉丝很关系 陆抗,吕蒙,鲁肃 究竟该如何选择
首先,我上篇文章中说的陆抗嘟嘟我也测了一阵子了,总体感觉就是爆发很高,但是不够稳定,经常周瑜的输出可以打到1W2-1W5甚至更高,非常可观,配上陆逊双核心效果不错,但是稳定性来说不如鲁肃和吕蒙
吕蒙是我认为在目前高爆发版本来说,比较不错的存在,首先吕蒙有抵御,有控制,但是之前有人问我,吕蒙的控制和陆逊的是否重复,其实我觉得这都不是问题,所谓技多不压身,这种所谓的不稳定概率不是非常高的控制,其实多一些,哪怕覆盖都没有太大问题,毕竟陆逊和吕蒙的控制都是比较看脸的,其次是抵御,非常非常适合如今高爆发的版本,无论是辽骑,吴骑,吕骑,前三回合的高爆发都比较猛,抵御可以很好的控制队伍的血量,没那么快被秒,相对于吕骑和辽骑,有凌统的吴骑是比较难打的
最后就是鲁肃的嘟嘟,鲁肃的嘟嘟我S3用了整整一个赛季,还是周瑜没有用夺魂的情况下,续航不错,经常有惊喜,除了打突击队和桃园胜率不是非常高,其他队伍都可以碰,嘟嘟就是属于那种脸好起来谁都可以打的队伍,比较适合打头阵或者打尾阵,让别人比较难针对
如果非要让我评级的话 我选择吕蒙=鲁肃 然后略好于陆抗
如果特别纠结的话,就谁红用谁
No.3 桃园
这个上个帖子里我已经说的比较多了,而且这个组合基本4个赛季大多数人都会配了,就是具体是枪还是盾,尽量根据对手来选择,比如你的对手3阵陆比较多,或者他是袁绍体系的队伍,弓多,那还是尽量走盾, 如果就是马腾为主的骑兵多,那就可以考虑走枪,因为虎踞只有一个,郭嘉只有一个,大多数的骑兵还是比较怕盛气的,即使是盾打骑,也不一定会输,况且桃园只要关羽不演戏,每场稳定1-2次华夏 还是比较稳定的。
No.4 No.5 辽骑和吴骑可以共存,具体的如上面陆逊3势
&&&第三套体系 吕布3阵体系
No.1 3阵吕 上文我也说过了,吕布的3阵,如果和陆逊和贾诩打,都是劣势,同红度除非吕布欧脸否则迎面不大。
现在各大区比较常见的我只做简单的分析
吕布夏侯渊周泰,这套好处在于双核,夏侯渊带一定的控制,但是吃红度,怕盛气是硬伤
吕布太史月英,先攻比较bug,因为太史不适合裸衣,带虎踞又浪费战法位,所以还不如吕夏周好,3回合秒不了人会非常疲软
吕布太史郭嘉,稳定性比较好,吕布不怕盛气,目前主要是金帆和虎豹的选择性,S3的话金帆略好一些,因为枪较多,S4的话如果对手骑比较多的话,建议别走弓,因为弓打骑永远是劣势,具体玩哪个兵种最好参考局势。
剩下的吕布体系我就不一一说了,反正面对蜀枪的时候如果没有郭嘉保,会非常非常难受,你要是回回都能触发天下那我也没的说,毕竟每个人不都是欧脸
No.2 蜀枪
这个在上面陆逊的3阵介绍过了,就是蜀枪这个版本比较适合打骑兵,作为2-3队的选择还是值得推荐的,到了中期如果资源够用,也可以拆分为天水+桃园,前期如果资源紧张的话,蜀枪可以作为优先选择
NO.3嘟嘟
上文说过了,不在过多介绍,再强调下,嘟嘟练级真心快,在S4野地普遍加强的情况下,战损也能保持的很低。
NO.4 司马盾
此前有客户发给我一些战报,就是网上各种流言,说司马盾不行了,弟弟了,然后战报上我看到过吴骑,魏骑,吊打藤甲司马盾的战报,然后这赛季确实司马盾少了很多,其实我还是那句话,看战报不能只看一两场,不是一个骑兵刚好脸好爆头了藤甲司马,他就不强了,现在的版本我敢负责任的说,藤甲司马盾依旧是绝大多数骑兵的克星,不要总信网上那些突击骑吊打司马盾,完全不存在的。至于这个版本到底是玩陷阵还是玩藤甲,这个具体要根据局势来,如果对面清一色的陆逊3势,可以考虑陷阵,陷阵司马盾打陆逊3阵,同红度的情况下,基本是爸爸打儿子,因为陆逊的震慑对于司马盾来说基本无用,而且司马盾智力非常高,陆逊打上去也并不是很疼,如果对面骑兵比较多,那就毫不犹豫直接上藤甲,但是看到骑白马的尽量开溜或者用斯巴达探路再打就行。 这个版本的司马盾也是3套体系里最强的,因为无论是3陆还是3贾都吃士别三日,但是3吕布体系不吃3日,司马盾可以顶配。
No.5 吴骑/吴弓 上面介绍过不重复了,这个版本3吕和吴骑或者吴弓战法可以完全不冲突
这套体系的好处在于不拆队伍,不会像3陆或者3贾拆太多队伍和战法,导致司马盾强度下降,蜀枪无法组或者嘟嘟无法组的情况发生,总体强度比较平均,而且能组的队伍的选择性也比较多
下面还是把上篇文章中所说的,我测过的做个简单的介绍
5谋臣,练级战损比较高,打架比较看脸,比较依靠贾诩的混乱,打高爆发队会有惊喜,但是稳定性不算太高,
袁术的群弓,袁术输出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袁术真的太太太太脆了,感觉满红都像白纸一样脆,而且比较怕强控。
天水,还是像上次说的,功能性队伍,姜维输出还算比较稳定,但是毕竟这队控制不足,打突击队的时候非常乏力,胜率不高。但是蜀国内战中还胜率还是比较稳定,打一些法系队表现还可以。
最后还是常规总结几点
1:看战报一定要合理分析,这个我原来强调过很多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我的3阵陆早上被别人吕布干翻,但是下午再打了一场,基本无损干回来,这个白板兄弟当然可以把他白板打满红的图拿出去炫耀,但是就证明他吊打我了么?并不是,只是他脸好吕布天下触发3次,而且基本我都没规避掉(脸非常黑),可能我们再打10场他都不见得能赢我一场,但是这游戏绝大多数人就是喜欢把他赢的战报,或者所谓1穿N的战报发给朋友,盟友乃至贴吧炫耀,但是你见过有几个人天天把我这种3阵陆3连跪的每天发给朋友以及客户去表述每个队伍的客观性?基本没有吧?因为谁都不喜欢发输的,这是事实,不管你承认或者不承认这点。 所以我由衷的希望那些认真看我文章的人,多实践,多打架,不要一看到别人1队穿好几队,就盲目的去组,很多人都是这样盲目跟风,结果组完之后发现根本不像他们吹的那样,白白耽误了时间和战法点
2: 这游戏立贴为证,到目前为止,甚至以后所有赛季,绝不会出现一队无敌的队伍,每个队伍都有克制的和被克制的,那些只要和你说这队哪队无敌的,不是**就是忽悠。因为策划不是傻子,这游戏之所以留存高,活跃度高,玩家粘性高,就是因为很多充值几千的小R以及月卡党也有生存之地,就拿我pk赛季被3阵吕血X那个图来说,他可能充值连我的1%都不到,但是他依旧可以干我,况且还是在我比较克制他的情况下(他吕布确实欧皇脸),我觉得再和他打10把他都不见得能赢我2把,但是我完全可以接受,心态也不会崩,为什么说28开,他的RP就占了那个2,RP好的时候就是可以虐我,这就是这个游戏的魅力所在,也是他开服了大半年依旧可以保持高留存和高收入的原因之一,只要策划不傻,这游戏到倒闭那天都不会有无敌的队伍出现,懂得克制打克制才是最重要的
3:根据自己的红度和战法合理搭配自己的武将和配置,不要人云亦云,比如你4红赵云4红贾诩,白板陆逊诸葛,你还硬要去组个3阵陆,感觉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另外就是根据敌人的情况去决定自己的配置,比如对面是马腾,你就优先考虑在2队 3队的时候搞一队蜀枪或者藤甲盾进行克制,不要等对面成型了你还没组起克制他们的队伍,学会分析形势这点非常非常重要,尤其PK赛季
4: 学会看战报,这个在PK赛季尤为重要,比如你们俩同样都是3阵吕,3阵陆,你先观察你们科技等级是否相等,(速度那个尤其推荐最先点满),再看宝物,人家是否宝物加了很多速度或者特技之类的,如果这些都懒得看,可以直接看1回合的战报,看你的主力和他的主力谁先出手,尤其相同武将的时候, 举个例子,你俩同样都是孙尚香,都是高爆发吴骑,你俩的先手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同样都是满红的情况下,你多点那20 点武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你先攻,那不是1回合先攻,那是8个回合都在先攻,都在压制对面的血限,可能你第一个回合就打掉他4000兵,这游戏输出和兵力有关系,他兵少了自然你死的就少了,无形中战损就低了,再细致的东西我没法一一说了,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一直看我帖子的兄弟 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法系队伍同理,你先夺魂,和他先夺魂,完全也是2个概念,当然我不是倡导要你诸葛去点个50点速度,那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5 目前大号3个赛季全区战功第一,配的很多客户也是霸占各大区战功榜首,所有配将和理论都是实践和看了大量战报得出的,保留的战报都是有输有赢,每个队伍也都是各有利弊和克制关系,部分喷子别拿别人的战报天天跟我这喊这无敌那无敌的,我别的不行但是喷喷子绝对一把好手。 由于写的也比较多,也欢迎交流,但是杠精滚蛋。
6. 说点题外话,也是最近很多客户和粉丝都经常问的一个问题,这游戏具体是充值好,还是买号好,反正这也要因人而异,不差钱的就自己充,但是这游戏坑就坑在个别武将没有小包可以抽,比如孙权,诸葛,曹操这些,身边很多30 40w孙权没满的也是大有人在,所以这游戏差不多10W算个门槛,10W算是大概率武将全,战法大多数全,35-40基本达到个全红,个别武将不红,50+基本能达到个全红+典藏全齐,至于有些问我该买什么样的号的时候,我大概总结了一下,还是主要看一些当前版本比较重要的武将的红度优先考虑
下面我列举出来仅供参考,越前面红度越重要
蜀国: 诸葛 赵云 刘备 张飞 关羽 马超(这个不一定红,但是一定要有,以GCH的常态,肯定是先消耗然后出一波增强,信我!) 庞统 姜维
魏国:司马 曹操 郝昭 贾诩 张辽 荀攸 郭嘉 夏侯渊
吴国:孙权 陆逊 太史 孙尚香 凌统 甘宁 周瑜 吕蒙 鲁肃 周泰 陆抗 程普
群:吕布 3仙 陈宫 袁术..................这群武将真的惨绝人寰...不敢直视
买号尽量参考以上武将的红度去买,然后最好注意一下,很多没提到的武将可以不红,但是一定要有,按照现在这个改版的概率,近期的更新大概率会增强魏,群的武将,尤其那些冷门的武将,很多人可能开了pk赛季之后把这些冷门武将都吃了,这些号买的时候就要掂量一下了,尤其那些S3绝版的武将,比如司马郝昭贾诩,除非典藏不然非常难搞,如果没有或者不红尽量不考虑,尽量考虑那些红度高,战法和武将齐全,至少S2 S3那些绝版武将和他们的战法必须要有,这样保值率也高,没准哪天不想玩了还不用亏钱。但是一定要找靠谱的平台,而且账号最好是1手号,注意好安全性。
三国:孙权的成功之路是怎样的呢
孙坚、孙策父子开创了江东基业,然而两人都英年早逝,接班的孙权只有十八岁。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孙权不但站稳了脚跟,还将父兄未竟的“霸业”发展为“帝业”,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那么孙权究竟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呢?
在上一篇讲到,公元263年,刘禅君臣不战而降,蜀汉灭亡。从这一篇开始,我们将把目光转向东吴。和刘备开创的蜀汉政权一样,孙坚、孙策父子建立的也是一个外来政权,在江东立足未稳,然而两人却都英年早逝。孙权接班的时候只有十八岁,他接过的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地方割据政权,他能不能镇住那些旧臣老将,他能不能发展父兄的基业,这在当时都是一个个问号。
但孙权不但很快站稳了脚跟,还将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未竟的“霸业”发展为“帝业”,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东吴政权。那么孙权究竟是如何渡过难关的?他的成功之路又是怎样的呢?
从这一篇开始我们讲孙吴,孙吴之主是孙权。孙权不容易。很多人说孙权这个人挺有福气的,小小年纪接过了父兄留下的一片基业,不像曹操和刘备得白手起家,自己打江山。其实不然,孙权接班的时候是很困难的,怎么个困难呢?八个字:年幼、势孤、内忧、外困。
先说年幼。孙权接班的时候只有十八岁,按照古人二十而冠的这个说法还要算未成年人。当然他这个未成年人也非同一般,因为孙权十五岁的时候就当了阳羡县的县长。汉代的规矩,是大县的长官叫县令,小县的长官叫县长。阳羡县看来是一个小县,孙权十五岁就当了它的县长。当然这里面有一个背景,就是他有一个大后台,孙策。那再怎么有后台,你十五岁当县长,也还是很了不起了,现在三十五岁还不一定当得上是不是。但是总归是年幼。
第二,势孤。势力孤单,这话怎么讲呢?《三国志·孙策传》的传末有孙盛的一句话,叫做“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说孙策创下的这个基业不是一个积德的基业,因此他这个政权是不稳固的。为什么?因为孙氏政权和刘备在益州建立的蜀汉政权一样,也是一个外来政权。有些人说这个恐怕不对吧,刘备他是涿州人,就是我们现在河北的涿州人,然后南下到了刘表这里,然后又从荆州带着兵到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它当然是一个外来政权;孙坚、孙策、孙权可是吴人啊,他是吴郡富春人,吴人在吴建立的政权怎么是外来政权呢?三个原因。
第一,孙氏家族在江东不是世家大族,是寒族。《三国志》就说孙坚是“孤微发迹”,就是家境是很贫寒的。但有一个说法说什么孙家世代仕吴,这个说法是不大靠得住的,因为后人给这个开国君主作传的时候他总归要粉饰一下,说得好听一点。实际上江东士族是看不起他们孙家的。第二点呢,孙坚发迹也不在江东。孙坚是袁术的部下,孙坚是在江西。这个地方还是要交待一下,再交待一遍,三国时代的江东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江南,三国时代的江西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江北,包括江苏北部还有安徽一些地方,那个叫江西,不是我们现在的江西省那个江西。他不是在江东发迹的,他招募的将士称之为淮泗精兵,就是淮河和泗水那一带招募的一些精兵,这是孙坚的班底。然后孙策继承了孙坚,把这支队伍拿到手上,从袁术手上讨过来,杀回江东,才建立孙氏政权。而袁术是什么人呢?袁术是个称皇帝的,因此在江东的士族、士大夫眼里这是乱臣贼子;孙坚是乱臣贼子的部下。那么孙策就是叫做乱臣余孽。
这样三个原因,当孙策带着孙坚的旧部回到江东的时候,江东的父老乡亲、江东的世家大族一致认为,孙策这不是回家,这是入侵。不把他看作自己人啊,没有什么江东父老夹道欢迎这种事,反而是一种抵抗的态度。抵抗的结果是什么样呢?抵抗的结果是孙策大开杀戒,尽诛英豪。其实我们回顾一下之前我讲“《三国:江东基业的奠基者》”的时候我就讲到孙策嗜杀,因为当时还讲不到这一步,只是说他爱杀人,实际上他有他不得已的原因,就是江东士族不欢迎他们。所以他是靠武力、靠暴力、靠杀戮,建立起来的一个不怎么得人心的政权,这叫做“业非积德之基”。
对于这一点,孙策自己本人其实是心里有数的。我们看他临终的时候做的两件事情。第一个是在他的弟弟当中挑一个接班人,大家都认为是要挑一个像他的,结果他挑了一个不像他的孙权。而且跟孙权说得很清楚,说这个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你不如哥哥我;如果说是要得人心、保江东,这个哥哥不如你。就是孙策也知道不能这样杀下去了。第二就是孙策托孤于张昭,而且跟张昭说了这样的话:“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就是我这个弟弟老二他如果抵挡不住的话,就请先生取而代之。后面还有一句话非常重要,怎么说的呢?这样的话,即便不能成功,“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缓步西归也没有什么关系。很重要的这样四个字:缓步西归。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孙权在江东立足不了,请张昭先生带领我这个部队回江西去,咱不在江东待了。“缓步西归”那个“归”字是非常重要的,回江西去啊,也就是自己也不认为是江东的,江西才是根据地。所以是势孤。
内忧。《三国志·吴主传》讲到了孙权接班时的那个形势,是什么呢?是边远地区的人民没有臣服,就指的是山越,就是指当时江东还有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不服的。江东世族呢?它这个原话叫“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实际上意思就是说,江东这些世家大族也是不合作的、不支持的。而一些北方来的流亡的那些士人是持观望态度的。事实上甚至孙权接班以后有个庐江太守叫做李术的他还果然就造反了,他马上宣布不服从孙权的领导,而且专门招降纳叛,谁不服从孙权的领导跑他那儿去他都收留。所以这是内忧。
还有外困。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北方袁绍和曹操正在打官渡之战,这一战不管谁赢谁输,对孙权都不是什么好事,不管谁赢了,下面就要来收拾他孙权了。何况孙权的隔壁还有一个刘表,刘表的大将江夏太守黄祖就紧挨着孙权的地盘,孙坚就是刘表的大将黄祖杀死的。所以孙权接班的时候,他的情况是什么呢?远有强敌,近有世仇,内存忧患,身无寸功。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什么功劳都没有立,凭什么做主子?有那么多老将呢。所以孙策去世以后,孙权哭个没完,他没有办法不哭。因为他实际上接手的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有点像诸葛亮接管蜀汉政权。我讲过诸葛亮接管蜀汉政权的时候,蜀汉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刘备建国基础不牢,夷陵战败地动山摇,是不稳定的。这个话同样适用于孙权,我们也可以说这样十六个字:孙氏入吴,基础不牢;老大一死,地动山摇。根本就镇不住。
十八岁的孙权接过了兄长孙策留下的割据政权,其实也就是坐到了一个火药桶上。稍有不慎,这个火药桶就有可能爆发,孙策之死带来的“地动山摇”就有可能变成“地烈山崩”。那么孙权究竟是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渡过这个危机的?谁会在关键时刻助他一臂之力呢?
那么孙权又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呢?这就得益于两个人,张昭和周瑜。就在孙权哭个没完、一筹莫展的时候,张昭和周瑜像两根擎天大柱,帮孙权把这片天顶起来了。张昭走到孙权的跟前,对孙权说:孝廉啊,——孙权当时是举了孝廉的,——现在是哭的时候吗?想想看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周围到处都是豺狼,小将军要是哭个没完,那是开门揖盗了。再说了,一个接班人,重要的是继承父兄的事业,把它们发展壮大,而不是婆婆妈妈没完没了得哭,像个匹夫匹妇似的,打起精神来!然后让孙权换上衣服,亲自扶孙权上马,摆开仪仗队,让孙权出去巡视三军,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这个集团有新主子了。然后张昭“率群僚立而辅之”,率领所有的手下立孙权为主。这是张昭。那么周瑜呢?周瑜从外地赶回吴县,从此留在孙权旁边帮助他。而且因为当时孙权的职务他不过是一个将军,不是君主,所以当时手下的人还有那些宾客们对于孙权的礼节是比较简慢的,也就是下级对上级的那样一种礼节而已。而周瑜带头行臣子礼,就带头把孙权看作君主,自己做臣子,这样来支持孙权。
而这个意义非常地重大。这个意义为什么重大呢?我们来看一下孙权的政治地图。东吴政权和蜀汉政权一样,也是由三种力量组成的。蜀汉政权讲过了,三股政治力量,第一个是刘备代表的或者说刘备、诸葛亮代表的荆州集团,第二个是李严为代表的东州集团,第三个是以谯周等人为代表的益州集团。它这三股力量是像鸡尾酒一样的三个层面,荆州集团是最高层,东州集团是中层,益州集团是底层,这是蜀汉政权的情况。那么东吴政权呢?东吴政权也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组成。
这三股政治力量,第一种是孙坚、孙策留下的这些人,是孙坚和孙策当年在江西发展,然后带到江东来的,我们称为淮泗军事集团,简称“淮泗将领”。那么这一部分人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孙坚旧部,有程普、黄盖、韩当;还有一部分是孙策的人,孙策旧部,有蒋钦、周泰、陈武。他们都不是江东人,他们的代表人物是谁呢?周瑜。这是第一股政治力量。
第二股呢,《三国志》的说法叫做“宾旅寄寓之士”,什么人呢?就是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的时候,从北方避难或者避乱到江东的。因为当时这个战场主要在北方嘛,北方是战乱的这样一个区域,所以北方的士人就往南方跑,有的到了江东,有的到了荆州,这些人我们称为“流亡北士”。有哪些人呢?张昭、诸葛瑾、步骘、张纮、严畯、是仪。大家看一看这些人也都不是江东人,但是他们是士人。这个士人倒是不成集团,就是在孙权接班的时候它不成集团,它是流散在各地的,但是是一个政治势力。
第三股政治势力呢?江东世家大族,简称“江东士族”。这些士族在江东地区有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按照次序是虞、魏、顾、陆,叫做江东四大家族。
那也就是说孙权的政治地图是这样的,三股政治力量:淮泗军事集团,或者是淮泗将领,我们算它红色;“宾旅寄寓之士”,或者说是流亡北士,我们算它**;江东世家大族,或者说江东士族,我们算它蓝色。红色代表着什么呢?枪杆子。**的流亡北士代表什么呢?笔杆子。蓝色的江东士族代表什么呢?钱袋子。一个政权要巩固,这三个“子”你必须要抓在手上,枪杆子、笔杆子、钱袋子,缺一个都不行。而孙权本人又是一个十八岁的小孩子,这个时候周瑜站出来支持他,作为淮泗军事集团的领袖站出来支持他,枪杆子就到了孙权的手上,这事情就搞定了一半。然后张昭呢,他是流亡北士的一个代表,他站出来支持孙权,就意味着流亡北士有可能支持孙权。但是我们要讲清楚,这个时候还主要是张昭和张纮,其他人没来,但是张昭他这样做他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起到了一个模范作用,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所以后来像诸葛瑾啊、步骘啊、是仪啊,严畯这些人,陆陆续续也到了孙权的将军幕府,那么笔杆子就抓到手上了。那么剩下的就是蓝颜色的钱袋子,钱袋子能不能抓到手呢?
而且我们还要知道,孙氏政权毕竟是在江东建立的,江东建立的政权如果得不到本地人的支持,你是不能持久的。蜀汉政权灭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得不到本地士族的支持,就是益州士族总是持一种怀疑、抵抗、不合作态度。孙权要在江东站住脚,继续争取江东士族的合作,也就是说用北京大学教授田余庆先生的话来说,孙权必须实现孙氏政权的江东化。我们回过头来看孙权建国,大家就会知道,最后他一文一武,他的丞相和统帅都是什么人呢?丞相是顾雍,统率是陆逊,全部换成了江东士族,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孙氏政权最后“泛蓝”了。所以“泛蓝”就是江东化。
孙氏政权的“江东化”说明孙权最终是在江东站稳了脚跟,这为他将来建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东吴政权奠定了基础。而周瑜和张昭在孙权最初接班时候的鼎力支持,对孙权掌控局势可以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周瑜还给孙权介绍了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物对孙权来说也是至关重要。这个人是谁?他来到孙权身边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那么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背景以后,我们就知道有一个人的意义了,这个人就是鲁肃。鲁肃是周瑜推荐的,周瑜去跟鲁肃说,当今之世,我们要选择一个好的老板,应该选孙权,如何如何,鲁肃就跟着周瑜到了孙权这里。这件事情意义非常重大,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鲁肃的意义。
第一是身份。鲁肃是江西人,这一点他和淮泗军事集团有共同语言,都不是江东人。第二,鲁肃也是“宾旅寄寓之士”,就是他也是一个流亡的、依托于权贵的这样一个士人,他依托的是周瑜。所以,在这一点上,他和张昭这些人有共同语言。第三点呢,鲁肃是不喜欢袁术的。袁术原来要任命鲁肃做东城县的县长,鲁肃拒绝了,这才跑去依附周瑜。所以他在政治立场上,他是和袁术划清界限的,这一点他和江东士族又有共同语言。就是鲁肃是一个和三股政治力量都说得上话、都有共同语言的人,这是他的身份。
第二是他投奔孙权的时机。我们知道孙权接班的时候是非常地困难,而鲁肃此刻早就到了江东。我们要知道鲁肃到江东来跟谁来的?跟周瑜来的,但是他到了江东以后他不依附孙策,这一点很重要。就按说你是周瑜的人,你就应该跟着周瑜去帮孙策,他不去。有一条史料说鲁肃和孙策见了面,但是这条史料靠不住,已经被历史学家考证过了,应该是没有见面。孙策去世以后,鲁肃不打算投奔孙权,他打算投奔谁呢?他打算投奔一个叫郑宝的人,这个郑宝是什么人呢?不知道,没传的,可见他不怎么样,不是什么人物。那鲁肃宁肯去投奔郑宝也不投奔孙权,说明当时流亡北士或者“宾旅寄寓之士”这些人不看好孙权,他们是犹豫观望态度,不急于表态,当然也没有反对,不像江东士族那样反孙权,是个中间力量。但是这个时候鲁肃一下子站到孙权这儿来了,这是一个信号啊。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鲁肃就叫做来得巧。而且来了以后跟孙权大谈什么呢?“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跟孙权谈起做皇帝的事情来了,这个支持力度是相当可观的。这是时机。
第三个是途径。一般地说,“宾旅寄寓之士”进入孙权政权也是靠“宾旅寄寓之士”来介绍推荐,比方说严畯就是张昭介绍的。而鲁肃这个第二政治势力的**人物,是那个红色人物推荐的,这也特别。而且鲁肃进入孙权幕府以后担任的职务是什么呢?武职。开始还是做宾客,就当了一段时间的宾客,后来出任武职。我们知道孙氏政权一般就是说,武以周瑜为首,以淮泗将领为主;文以张昭为首,以流亡北士为主,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系统。鲁肃是一个中间人物。这就打破了孙氏政权的格局,表现出一种前两股政治势力合流的趋势,所以这个意义是很大的。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鲁肃投奔孙权,并最终担任武职,不仅表现出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这两股政治势力的合流;而且更进一步来看,既然流亡北士可以进入以淮泗将领为主的军事系统,那么,江东士族将来岂不是也可以吗?这就使孙氏政权的三股政治势力——淮泗将领、流亡北士、江东士族有了合流的趋势。所以我认为,鲁肃投奔孙权并最终出任武职,这件事情意义非常重大。那么鲁肃之后,接替鲁肃军职的是吕蒙,吕蒙是谁?他出任这个职务又有着什么意义呢?
我们知道了鲁肃的意义以后,我们就知道了吕蒙的意义。我们知道孙氏政权的军事将领当中,最重要的是上游统帅,所谓上游统帅就是把守长江上游的。那么孙氏政权的上游统帅是哪些人呢?第一个是周瑜,第一任,周瑜去世以后是鲁肃,鲁肃去世以后是吕蒙,吕蒙去世以后是陆逊,被称为东吴四英将,四大英将,也是四任统帅。那么这个第三任吕蒙又怎么有意义呢?我们也来看他的身份。第一,吕蒙不是江东人,他是汝南富邳人,不是江东的。这一点和江东士族不一样。第二呢,这个人没什么文化,叫“少不修书”,从小不学习的,所以他也不是什么士人,他不是流亡北士。这一点和张昭他们不一样。第三点呢,他虽然很早就参加了孙策的部队,但是职位很低,开始大概就是一个勤务兵,这叫做“引置左右”,跟在旁边的,也就是一勤务员;后来当了一个别部司马,就是当了一个杂牌军的小头目。这个和淮泗将领他们也不一样。所以如果说鲁肃是和三股政治力量都说得上话,那么吕蒙就是和三股政治力量都沾不上边。
因此,我们如果说三股政治力量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话,那么鲁肃和吕蒙就是灰色的,或者说他具有灰的色调。因为一个是都有关系,一个是沾不上边。孙权需要这样的一个灰色。为什么呢?他在前期,他需要由灰色把他政治地图上的红、黄、蓝三种颜色调和起来。因为灰色是可以跟任何色彩搭配的,你们会穿衣服的都知道,灰色好搭配。后期呢,他需要一个颜色实现他政治地图的“泛蓝”,那么鲁肃和吕蒙刚好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所以我们看一看孙氏政权长江上游四大统帅的这样一个任职的秩序,就可以证明田余庆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就是孙氏建国的道路就是江东化的道路。由一个外来的、依靠军事力量建立起的政权,逐步地过渡到依靠本地世家大族力量建立的政权,这就是孙权建国的道路。
当然,这只是我们事后的分析,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我们觉得是这样的;而在当时呢?在当时也许只不过是一次风云际会,也不过是一次双向选择。我们来看一看周瑜劝说鲁肃的时候是怎么讲的:周瑜说,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也就是说,这样一个乱世是我们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干一番事业的最好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周瑜引用了马援答汉光武帝的一段话,叫做:“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不但君在挑选人才、挑选臣,我们作为人才、作为臣,我们也可以给自己选一个老板,那么多老板。而在周瑜看来,孙权是值得选择的,周瑜认为他和鲁肃跟着孙权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三国志战略版》孙坚阵容搭配是什么?
三国志战略版孙坚阵容搭配是孙坚核弹流,孙坚,周泰,鲁肃。如果玩家有满红孙坚,那么搭配周泰和锋矢阵带来的增伤效果以及鲁肃转移到身上的属性之后,输出伤害会非常爆炸。
孙坚三势阵,孙坚,法正,左慈。双辅助高减伤和规避搭配孙坚的玩法,通过三势阵带来的战法效果加成,让孙坚主动战法更容易触发,为了防止输出和回复不够,建议给法正带上杯蛇鬼车的战法。
孙坚阵容其他搭配
孙刘阵容,刘备,孙坚,张飞。平民玩法的一种,开局抽到刘备可以搭配孙坚进行开荒,中后期抽到张飞可以组成杂牌盾,类似于杂牌盾的玩法,只不过少了国家队的加成和缘分羁绊。
孙坚反击流,孙坚,周泰,华佗。孙坚带上气凌三军配合自带的战法的嘲讽效果在搭配锋矢阵的情况下,很容易通过反击打出七八千的输出伤害,同时由于有周泰的保护以及华佗前期的急救效果,不用担心出现暴毙的情况。
三国志战略版孙坚阵容搭配
三国志战略版孙坚阵容搭配如下:
1、孙坚核弹流——孙坚+周泰+鲁肃。
如果玩家有满红孙坚,那么搭配周泰和锋矢阵带来的增伤效果以及鲁肃转移到身上的属性之后,输出伤害会非常爆炸!
2、孙坚三势阵——孙坚+法正+左慈。
双辅助高减伤和规避搭配孙坚的玩法,通过三势阵带来的战法效果加成,让孙坚主动战法更容易触发,为了防止输出和回复不够,建议给法正带上杯蛇鬼车的战法。
3、孙刘阵容——刘备+孙坚+张飞。
平民玩法的一种,开局抽到刘备可以搭配孙坚进行开荒,中后期抽到张飞可以组成杂牌盾,类似于杂牌盾的玩法,只不过少了国家队的加成和缘分羁绊。
4、孙坚反击流——孙坚+周泰+华佗。
孙坚带上气凌三军配合自带的战法的嘲讽效果在搭配锋矢阵的情况下,很容易通过反击打出七八千的输出伤害,同时由于有周泰的保护以及华佗前期的急救效果,不用担心出现暴毙的情况。
5、最平民的玩法——郭淮+张宝+孙坚。
基本上0氪玩家的玩法,郭淮和张宝都是可以通过铜币抽到的武将。
三国大时代4最高战力准备搭配
大三国时代4
1.想要自立的话首先要到云南城里面的焚乐塔、时代三本来是萌萌的家、现在改城焚乐塔了、找到文子接任务、他叫你去找老朵、然后你就去峨眉山、山顶会发现华佗、华佗身后有个秘密通道、往里面走就会发现老朵了、第二个任务是救水寿、在泰山监狱、这个久不说了、很容易找、第三个任务找龙眼、龙眼就在泰山监狱旁边有个秘密通道、往里面进开箱子就能得到龙眼、这三个任务做完了你就能自立了、前提是不能加入任何势力
2、玩家可以投入势力助人统一天下,也可以自己建国。但是建国需要玉玺,还需要虎符。玉玺从孙坚或者孙策身上爆出来避免孙坚找不到,也可以等孙坚死后找孙策,这个就是给玩家自己掌握时机,若是袁术建国后玩家将不再可以建国。玩家还可以投入势力谋权篡位,即杀死势力君主,丞相,将军便可以继承势力,其中可以有武将文官退出此势力隐退或者投入别的势力。虎符从汉朝颁布的任务中获得。 注:玩家只可以投入三次NPC势力,npc也只可以投入三次势力。
3、当汉朝没有灭亡时,玩家和npc全部隶属汉朝。玩家可以通过金钱买官或者做任务提升官位。 丞相,大将军,还有许多征战将军杂牌将军,征东将军征西将军之类的,六部尚书,侍郎,都尉,平民。 将军丞相可以领取一个虎符,每一个月。
4、当玩家或npc拥有城池时,官位为太守,与上面职位互不冲突。太守可以在城池中颁发招贤令寻找人才,太守需要条件达到才会有人应了招贤令。国军可以在全地图颁发招贤令,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会有人加入。颁发一次招贤令需要10个虎符。只可以颁发5次防止玩家不出去寻找人才,只在城里不断发招贤令
5、加入炼器系统。玩家可以自己打造极品物品并可以自己命名。
6、战斗地图可以细分,水中,陆地。如果有能力可以模仿英雄联盟这个忽略了吧…,还有战斗时的那些事儿可以模仿大时代2的,多武将一起上才好。
7、加入更多的角色,更加细分的历史事件。
8、可以加入村落系统。玩家若是没有足够实力攻城前,可以攻打村落,再慢慢将村落发展成城镇。 好吧就这些提议了,希望有些可以帮到客服吧,早点出4吧
9、 苍梧左边迷宫有夜明珠
云南湖里有玉玺
普陀山有黄巾令
汉中正下有梵甲
朔方有,乾坤圈
华山有塔盾
天山有乐斧
南越左上山洞有招魂幡
上庸有和氏璧,和氏璧在上庸,城里有个树可以进去
洛阳山洞有孙子兵法
10、三国大时代4关于守城 :有人非要说什么守不住,你自动打或者无脑冲锋当然打不过。以弱胜强当然要打带跑,或者干脆把敌人士气减完让敌人自己跑。选择装备时最最重要的参数就是闪避,所以为了穿上闪避最高的鞋子,智力必须有80,至少能通过升级到80。士兵方面千万不要全冲上去给敌人
加士气。
下面就是选将思路,虽然没全实践,但凭这那么多天的经验肯定是可行的。
思路一,华佗,鲁肃之流,带青囊特技的,那回血速度刷刷的。智将被动又能回蓝,边打边跑,反正不要被缠住,看看要被包了就双击方向跳远一点,配合上法伤宝石放火放闪电足够耗死对方。
思路二,还是智将路线,如果没有青囊,那就选奇才回蓝咯,反正智将还有个最后那个加900血的技能,没血了就加咯。
思路三,统帅流降敌士气,士气降到0敌人就会逃跑不进攻,这时候你冲上去慢慢收拾他们就行了,但切忌保护好小兵,别把小兵送上去给他回士气,这个方向比较怕对方也有统帅会加士气,但如果你有张济这样降双倍士气的武将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天赋点加到出降士气天赋就够了,剩下的可以给他加在智将天赋里出个回蓝。
思路四,甘宁之流带狂骨制造伤害回血的,走游侠路线,被动加命中加回避,带着敌军拖火车就行了,不耗蓝那个小技能冷却了就朝敌军堆里一方,打的越多回血回怒气越多,然后双击方向跳出敌群再跑,而且还有闪身技能,连被打掉马都不怕,来回反复轻松解决敌军。 都这么多路线可选了,还怕什么没将守城吗?反正玩到现在感觉最最重要的还是要闪避高,其他都是可以商量的。
11. 司马在宛城,诸葛亮要197年或208年左右出现 ?南阳?,
12. 伯乐的问题,总结下伯乐的出现规律:伯乐随界面刷新,正常情况,系统每月自动刷新一次,伯乐也刷新。特殊情况,可通过读档刷新界面,从而刷伯乐,而且一个月能刷多次。 伯乐通常出现在每个势力君主所在的城市,且活跃于官府旁 其经常活动范围大概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中原地区,越偏远的地区出现概率越低 伯乐出现概率很高的城市:汝南,陈留和建邺
你们认为周瑜,赵云还有鲁肃哪个好些?要有理由.
我认为其他两位与赵云没有可比性.事实上三位都不错,大家仁者见仁吧
先来看赵云,据《三国志》记载,云乃先主主骑。于是乎就有人说“赵云之才只能给刘备当保镖”。这看法我不能苟同,因为主骑的意思可以理解是骑兵指挥,而且这说法比什么“主要骑兵”妥当得多,陈寿先生也不会拿什么骑兵来和关张马黄并列。由此可断,赵云是擅长骑战的(类似于张辽),而关张则指挥的是步兵。以前期的刘备实力而论,怎会有大量的骑兵,所以主要靠的是关张,而赵云及三四百杂牌骑兵冲锋陷阵人数明显不足,所以就只好充当刘备的亲卫队,赵云也只好兼职做刘备的警卫队长。尽管如此,赵云在前期刘备帐下的地位也自不低。陈寿撰《先主传》,至刘备长坂战时,在诸葛亮、张飞之后,也写上了赵云;可见前期赵云的地位是和张飞等同的。刘备入川时,赵云由江州分兵,取江阳各处,顺利完成了对成都西部南部的包围,从而断绝了刘璋的逃路,为他守孤城埋下了伏笔。
后来刘备领牧,表现机会不多的赵云官职自然不会高,再加上刘备集团的阵容空前壮大,各方面的立场、意见、利害也存在着分歧,因此刘备必须对此进行协调,便用高官关照益州降臣,对不重视权位的赵云只好委屈了。由于条件的限制,赵云威望自不及关张这样的栋梁之材。在汉中征夺战里,刘备方虽有实力训练骑兵,但蜀中山势险峻,不适合骑兵作战,在加上赵云性格谨慎、处事认真,刘备第一阶段的战役是任命他指挥预备师。也许有网友会提出疑问,这不过是作者所谓的猜想而已,万一赵云就真只是武夫之流呢?在此我要说,从入川克敌和斜谷固守各方面来看,都显示出了一名一流武将的素质,胆大而心细,果断且冷静。
顺便提一下,斜谷之战中赵云的失败非战术上的失利,其主要原因还是受到地理方面的限制;如李白所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家想想,一个人走蜀道都难,何况还要在这崇山峻岭中运粮呢?再者,赵云兵出斜谷本系偏师,诸葛亮的主力都要因缺粮而退军,更何况是赵云的偏师呢?那些没事就说赵云没指挥能力的人,恰恰就都是自己对战争没有研究的人。赵云在本部缺粮的情况下,怎么能离开斜谷要道于曹军正面作战?一旦本就
供应稀少的粮道被断,全军必败无疑。赵云和邓要在斜谷据守,非是战事不利,主要是由于缺粮这个软肋所致。最后,赵云出这支兵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敌军,而仅是为了引诱敌方主力。果然,曹真倾巢而出,直扑斜谷,遂使诸葛亮趁虚夺取了大半个凉州。在战略上来看,蜀军在这一阶段是取得了胜利,至于曹真凭优势兵力击败赵云,其战果就微不足道了。换言之,若非赵云精于带兵,老于军事的曹真焉能不察出这支人马的伪装性?所以有人说,赵云是最会配合诸葛亮作战的将领,此言信不虚也!再声明一点,勿以官位高低论人才。就张辽而言,在吕布帐下也不过是个小将,其地位还不如魏续、成廉这样的将领,难道能说张辽之才不及此二人么?如此,赵云亦然。最后说一下,赵云的埋没不是刘备不识人,也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刘备的势力局限,以及时运问题不能使这位一流武将得到充分的实力发挥。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许是对有识之士志未伸的最佳诠释吧,饱含了人世的无奈与沧桑……
有不少数赵云迷们,也不免有些偏激,不能容忍自己的偶像有一点点的缺失,所以他们经常开骂扔鸡蛋,呵呵。就算冒被扔的危险,在下也不得不说,这不免有些偏激。
感受了演义里的完美,自然很难接受史实里不那么完美的偏差,fans们总希望这样天神一般的武将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过。
确实,演义里的赵云是夸张虚构的,史实上的赵云远没那么威风。但是,那又如何?!
我不相信有一个赵云fans是看了《三国志》,《云别传》之类的书以后去喜欢赵云的,大家都是对演义里的赵云心生景仰,然后才开始对史实的赵云有了了解的渴望。所以说,大家喜欢的,都是演义的赵云,小说毕竟小说,何必强求史实?很多反赵派拿出许多史实依据来批驳赵云,有必要么?赵fans们大家又何必理他们。不光是赵云,演义里的武将和史实的武将,很多都是差很远的。
先说诸葛,这个在演义里被鲁迅先生评价为“近乎妖”的人物,现实里呢?历史评论家给他的评价不过这么一句“用兵虽有法度,但过于谨慎,往往收效不大。”这是演义里那个诸葛该有的?
再说吕布,演义里那个天下无敌的吕布,史实里根本没那么威风,什么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统统都不是史实。
最后提提我们的武圣,这个人就更别说了,温酒斩华雄假,刮骨疗毒假,千里走单骑假,水淹七军也不是他策略高明,而是曹军遇到里一场他们意料之外的大雨。单刀赴会就更是夸张,整个把历史倒了个,实际上主角是鲁肃而非关羽。
很多评论说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我不十分同意,人才辈出或许确实,但真正能在历史上有一席之地的人,唯诸葛一个而已,而他也是主要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并非赫赫战功。
三国里的武将,比演义里描述的差很远,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很低,纵观二十四史,比他们强的不知道多少,所以我认为,从史实上研究三国武将的功绩根本没什么意义,有了意甲英超,如果你不是中国人,你觉得你有必要去看中超么?历史上的名将真要依史实排名,恐怕除了武候,很难有人上的了榜。所以说,不是演义抬高了赵云,而是演义抬高了整个三国。何必计较史实里的赵云?他只是个太小太小的角色,历史潮流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武将,拿不出也没什么可以评价,绝非演义里的天神。
就让我们沉醉演义里的赵云,那个战无不胜,一身是胆,谦虚忠心的战神。就让我们体味长板坡上的酣畅淋漓,很多人在此争论不休,说不是史实,或者说其实只有5000曹军,或者说说不可能百万。有什么好争?这肯定是假的,史实里,刘备给过张飞评价,就是张飞带2000人的部队可以打败3000人队,不能就此说张飞的战力是1000人,刘备评价自己的武将,也必定有抬高的成分。但一个武将最多敌个千人,这是可以肯定的。连典韦这样的超级高手,也才杀了40多个,虽然有马没马是本质区别,但是可以肯定不管5000还是百万,这都不会是史实。单骑在大军中突进突出,古往今来的历史里,绝对没有,也绝无可能。
就是一百万雄兵!让我们在想象中体会那雪白的一人一马,在血肉横飞里纵横,那一份勇者无惧,那一份赤胆忠心。
虽然只是杜撰,虽然只是虚构,但演义中赋予我们的偶像和天神,却丝毫不会褪色。批驳赵云的朋友,收起你史学知识,真通历史就应该知道三国本无名将,赵fans们,大家还是沉醉演义的赵云吧,别去关心史实他怎么样,每个人都应该在心里有个追求,有个完美的形象,何必太较真呢?
再看历史上的周瑜和鲁肃
《三国演义》里罗贯中老先生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全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纯粹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赢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庐的孔明。
周瑜助孙吴创业江东之时 ,孔明却尚在流窜、隐居之中 。
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到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之前,周瑜在汉末军阀割据混战之初即崭露头角,成为帮助孙策奠定江东基业的第一功臣。孙策其时已据有丹阳、吴、会稽、庐江、豫章、庐陵六郡,其中只有征取吴郡、会稽郡时周瑜未参与,但也有他的功劳,因为若不是他协助孙策渡江,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吴郡、会稽就不可能为孙策所得。
当周瑜名震江东成为孙氏政权开国元勋之时,诸葛亮还远远没有出道。孔明14岁那年(公元194年),离家随其叔父去豫章任太守,逢变故又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17岁时(公元197年)叔父病故,孔明转到襄阳以西20里的隆中(当时隆中属荆州南阳郡)定居,开始过起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涯。所以当周瑜协助孙策开创江东(长江以南苏、浙、皖一带)基业之时,诸葛亮正在流寓和躬耕吟读之中。此时的瑜、亮自然无法相比,也不好去比。瑜、亮的真正相比要从公元207年冬诸葛亮出山之后才能谈起。
赤壁之战唱主角的是周瑜 ,而孔明只是参与战事的配角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后不治身亡,孙权承父兄之业继为江东之主。周瑜由巴丘率兵赴吴奔丧,后留在吴会,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一同执掌军政大事。其时,孙权才19岁,周瑜尽心辅佐,为树立孙权威望和巩固六郡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击败了刘表江夏太守黄祖对柴桑的进攻。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再次讨伐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先队部队的统帅),率诸将取得了击败黄祖的重大胜利。征讨黄祖后,周瑜受命镇守鄱阳。
其年农历七月,曹操南取荆州,曹、刘、孙三方围绕荆州归属展开全面争夺,随后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过程中,诸葛亮方与周瑜各展才能,但唱主角的是周瑜,孔明只是个配角,所起作用无法跟周瑜相比。
在促成孙、刘结成联盟共同抵抗曹操方面,诸葛亮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只是属于赤壁之战前的外交斡旋,而且就是在外交斡旋上,东吴鲁肃所起的作用比孔明要更大一些。是鲁肃促成了刘备东下联吴抗曹之后,才有孔明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事。诸葛亮在曹操大军东下的紧要关头,赴吴劝说尚在犹豫之中的孙权联刘抗曹,首次实地展示了他的智慧才能,这是历史所充分肯定的。但此时的诸葛亮毕竟刚出山,年纪又轻,名声不大,加之当时刘备方面力量薄弱,需要依靠东吴的帮助,孙、刘联合抗曹的主导方面是东吴,刘备集团处于从属地位,孔明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周瑜则不然,从决策到军事行动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当时,曹操取得荆州后由江陵沿江东下,水陆并进,声势浩大。曹操致信孙权,扬言“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是玩的外交辞令,意思是劝孙权早早归顺。孙权得书让郡臣传阅,东吴群臣莫不震惊失色,张昭等都主张迎降,独鲁肃悄悄跟孙权说,主张迎降的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该听从,建议孙权迅即召回周瑜。周瑜从鄱阳归还后,严辞驳斥投降派,力主抗曹,并向孙权分析曹军实际兵力和弊端,促使孙权最后作出了联刘抗曹的决定。这就是说,在促成孙、刘联合抗曹方面,鲁肃、诸葛亮、周瑜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而促使孙权下决心抗曹起关键作用的是周瑜。也只有周瑜出来鲜明表态,才压得住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周瑜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他的政治头脑非一般人所比。
三幻:四回合结束战斗,这套吕布法正爆发阵容你爱了吗?
自从《三国志幻想大陆》中吕布加强之后,不少人都质疑其爆发能力,毕竟吕布怎么看都是持续输出武将。然而近期一个大佬的吕布爆发体系却把老贼看傻了,4回合直接干翻杂牌火毒,到底是什么样的吕布阵容能四回合结束战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从图中能看出,这套体系的构成还是比较复杂的,包含了张飞,赵云,法正,吕布,诸葛亮,鲁肃。
虽说阵容比较复杂,但仔细观察后老贼发现其核心思路没有跑偏。这套阵容核心武将自然是法正,其偶数增加怒攻伤害的特性使其成为爆发阵容的首选武将,有他没他爆发能差一大截,因此这个武将必上。
然后是张飞,他在防御型武将里就是一个奇葩,怒攻带回血,血越少输出越高,死一次站起来后还能进一步提升输出,属于输出比较高的类型,因此让他上场后不仅能抗一抗,而且还能有不错的爆发能力。
其次就是赵云,赵云这个武将不用多说,蜀国最强武将,和诸葛亮一起上场后怒攻非常稳定,虽说奇数无法释放怒攻,但攒下来的怒气却能在下一回合增加伤害,因此这个也无伤大雅。而且他还有"七进七出"这个被动,所以输出方面不用担心。
之后就是核心武将吕布了,吕布虽说爆发能力偏弱,但他的强度毋庸置疑。普攻有群伤和减疗效果,基本能封死对方的奶。而且他还有反击能力,受到普通攻击时有概率反击,且反击属于普攻,也能触发到群伤回合减疗。
最重要的是,他和法正不冲突。虽说他的核心输出方式是普攻,但是他的怒攻在免疫"魅惑"以外控制的同时,还能追加一次普攻,这就使得他的爆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
之后就是两个辅助位了,诸葛亮和鲁肃。诸葛亮不仅能触发赵云的羁绊,而且他BUFF团队的能力也不差,诸葛亮的特性是提高己方武将的减怒抗性,这个特性对于法正为主的爆发队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法正队的核心就是积攒怒气提高怒攻增伤,怒气少了增伤也会少,因此诸葛亮的作用还是蛮明显的。
最后就是鲁肃,之前老贼多次提到过,鲁肃之所以在当前版本没有被踢下神坛,靠的就是"合纵连横",毕竟前后排分摊伤害的能力太强了,只要武将不死,那就是100%的战斗力,减员一个战斗力都会下降不少。
看到这相信大家都明白了,这套阵容其实就是赵云法正张飞三个人打爆发,吕布是半爆发+减疗,诸葛亮给队友挂减怒抗性,鲁肃防减员,阵容思路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看完战报后,大家觉得做这套阵容怎么样呢?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好了,今天关于鲁肃杂牌阵容搭配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鲁肃杂牌阵容搭配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鲁肃杂牌阵容搭配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